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孟凡斌) 近日,记者从十堰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标段获悉,通过强支护、控变形,采取超前支护预注浆、径向注浆扩大围岩稳定圈、打锁脚加强支护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强化监控量测及预警信息管理,施工中遭遇的Ⅴ类围岩地质重大难题,终于顺利攻克,有效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推进。
中铁二十二局一标段项目经理简强介绍,Ⅳ类、Ⅴ类围岩,为千枚岩,软弱破碎、富水,遇水易泥化、有涨缩性,容、突泥涌水等风险,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打隧道,好像马入泥潭,有劲使不出,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尤其在Ⅴ类施工出现多次坍方和变形,施工进度平均每天仅0.6m。
为此,中铁二十二局一标段项目部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组织技术骨干同相关单位密切联系,不断优化方案,通过设计变更,加强支护形式,施工人员采用工字钢搭好安全支护,人工一点一点把周围的碎渣掏下来,用槽钢在塌腔里焊成网格,固定周围的山石,然后从下面通过高压灌注砂浆进行填充,避免软弱围岩变形造成安全隐患;在Ⅳ类、Ⅴ类围岩引进掘进机施工,提高机械化施工,保障施工进度,同时通过增加增压变压器、增加储风室和接力风机、加强抽排水力度和及时换填修整施工道路等方式,多措并举克服各种困难,提高施工效率,保证了隧洞施工的安全有序推进。
在管理上实行领导带班,现场管理人员24小时轮流在现场盯控。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使得现场安全质量进度得到保障,相比原施工进度加快一倍。
十堰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25.6亿元,建设总工期54个月。工程从竹山潘口水库取水,引入马家河水库,向中心城区供水;再经支线由马家河水库引入百二河水库,向城区补充生态用水。自2020年9月28日项目正式开工以来,隧洞总进尺超58.4公里,完成总工程量近80%。
编辑:吕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