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市州两会观察》聚焦黄冈。今年黄冈两会,“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围绕金融、民生等领域,黄冈推出一批原创性改革,推动民生工程与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黄冈《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32次。2023年,黄冈改革创新多点突破,涉及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县域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领域。在金融服务方面,黄冈创新出台农村资源要素融资办法,累计为822家融资困难市场主体提供信贷风险补偿贷款31.1 亿元。去年11月,当地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就用蛋鸡活体作为抵押物,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授信。在改革举措支持下,去年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黄冈浠水县鑫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宁:“不仅解决了以前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放款的额度,(现在)每天产鲜鸡蛋一千五百箱。”
在民生领域,2023年,黄冈全域实施紧密型医共体改革, 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共建成167个融合型教联体,覆盖所有公办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黄冈市人大代表 黄冈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折谷:“通过黄冈中学品牌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带动人口聚集消费、地产,其他第三产业等相关链条产业发展。”
坚持改革破题开路,黄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纵深推进重点改革,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立项目库,力争民间投资达到1100亿元;建设县级综合征信中心,深化融资服务改革。
黄冈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黄冈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许波:“聚焦黄冈市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的资金需求,将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性资金投放黄冈至少120亿元。”
黄冈市人大代表、黄冈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段学枝:“健全完善经营主体培育引进机制,提高市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的良好生态。”
此外,黄冈还将推进文旅城建设, 打好黄冈中学、 苏东坡、 李时珍 “三张牌”, 在鄂黄桥头片区形成优质资源集聚区,打造黄鄂百万人口城市新中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郑聪 周航川 黄冈台 通讯员 杨志文 黄河)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