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两会观察·武汉 | 闯关向“新”再出发

时间:2024-01-26 20:59 来源:长江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连续第三年被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点工作。新的一年,武汉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带动经济闯关向“新”。

今年的武汉《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成绩单上,动能满满:武汉新城建设全面启动,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一年来,武汉推进6座大科学装置建设,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198亿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增至27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创新带动出一条上扬的经济曲线:2023年,武汉GDP一季度增长4.5%,上半年增长5%,前三季度增长5.5%,预计全年增长6%左右。

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孙永平:“既突破国家基础科学、技术前沿,另一方面也要围绕着湖北的实际 、产业链进行创新,科技创新在全国、在全球也都是比较亮眼的。”

新的一年,科技创新需要继续闯关,首先要闯的就是“创新策源”关。武汉提出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湾区数字技术创新中心,全力突破1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年的武汉新城,企业产线火热,帝尔激光把研发投入提升到14%,以核心技术赢得市场主动。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刚:“坚持原始创新,探索激光技术在光伏行业应用的无人区,力争在年内实现我们全球首创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转移印刷技术产业化。”

闯“创新生态”关。报告提出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近日,光谷科创供应链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将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打造“研、产、销、投”的创新链条。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科技事务部部长李进:“对接,原来是通过相关的机构,现在是通过供应链的平台,信息化的程度更高,闭环式地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的征集和供需匹配的服务。”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武汉今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万家。

闯“产业升级”关,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启动“万兆城市”建设,为产业转型赋能。

武汉市人大代表、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书平:“增加智慧化和数字化,加快低碳绿色、智能建造这些新技术,增加应用场景,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新型工业化,还需要以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武汉车谷,今年将持续推进全球最大自动驾驶服务区建设,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季杉:“支持岚图、纳米、奕派打造爆款车型,积极推动全区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着力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瑞雪 李悦 王丹 彭瀚 张龙 王俊 武汉台)

编辑:李亚光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