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市州两会观察》,我们走进黄石。
今年黄石《政府工作报告》中,“再造工业强市”这句话很醒目。2023年,黄石共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18个,新增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创近年新高。全市新培育工业增长点100个,其中弘盛铜业完成产值269亿元,成为全省体量最大的工业新增长点。
中色大冶弘盛铜业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立:“通过我们的达产达标之后,整个湖北省的铜冶炼规模产能,应该是超过100万吨的。”
再造“工业强市”,龙头企业是“手指”,园区则是“手掌”。就拿弘盛铜业来说,依托黄石新港工业园区便捷的集疏运体系,每年可节省4000万元运输成本。同样受益的,还有宝钢新港产业园、新兴管业等,这批百亿级项目,带动黄石新港工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在2023年实现“三级跳”。
黄石市人大代表、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严吉庆:“2023年黄石新港园区工业增长形势喜人,总产值超过320亿元,增速在全省领先。2024年,我们将落实省委部署,打造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
除了黄石新港工业园区,2023年,推动黄石再造工业强市的一个个“手掌”愈发厚实——大冶湖高新区全国考核排名前进14位,黄石经开区基本形成覆盖“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集群,跻身全国百强园区92位。
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冬:“一旦形成这种产业集群,它在采购也好、研发也好、工艺也好,它们会有一定的相通性。”
今年黄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继续坚持科技引领,集群强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努力再造工业强市。
黄石市政协委员、黄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琳:“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成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冶金新材料、光电子信息和临空经济三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肖璇 邓思弦)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