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卫健系统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全力保障群众健康

时间:2024-02-03 16:2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罗新军 通讯员 常斌)2月2日凌晨以来,全市大部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积雪。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全力做好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十堰卫健委紧急启动低温冰雪天气卫生应急响应,动员全系统力量迅速向急救救治一线倾斜,全面加强物资储备、应急急救、医疗救治、院前除雪、健康提示等工作,最大程度为群众送去“最暖”守护,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图片4

物资储备,一应俱全

2日下午,在市太和医院应急物资储存室,工作人员正在补充工业盐、防滑垫等应急物资,事先准备的6000余斤工业盐目前已铺设在医院门急诊、入院通道等重点部位,雨衣、应急照明灯、铁铲等应急工具上沾满了雨水,这是大家从凌晨开始扫雪除冰的缩影。当日晚上,医院安排还40人对路面继续撒盐,防止结冰,影响出行。

图片1

市人民医院提前对全院供电、供水、供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安全巡回检查,为每一辆120救护车辆安装防滑链。医院还在斜坡、台阶和门急诊大厅出入口等易滑路段铺设防滑麻布袋,防止患者滑倒,保证医院工作人员和病人安全出行。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均已做好应急预案、严格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积极做好应急救治设备、药品及相关物资储备,定期清点维护,及时补充更新。目前,全市紧急急救药品、抢救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等储备充足,足以应对本轮冰冻雨雪天气群众需求,营造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

应急救援,分秒必争

一场暴雪来袭,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生命相托、分秒把握,无惧风雪、冲锋在前,用使命担当温暖冰冻的严寒,确保生命线畅通无阻。

在市城区,120急救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2日早上9:58分,市急救中心接到120电话求救,在20厂竹苑附近一中年男子突发头晕呕吐。市120迅速调派国药东风总医院急救站出车救治,因道路结冰积雪,救护车装配防滑链一路谨慎行驶。抵达现场附近后,因道路狭窄难以通行,驾驶员迅速与出诊人员一起使用担架和平车把患者安全运至救护车上。后经医生初步检查后疑似脑卒中发作,立即开通卒中救治院前院内绿色通道,最终转危为安。

图片2

在基层,急救人员历经千辛万苦接回急危患者。2日中午12时,郧阳区谭山镇东岳村民电话求救,家中有人脑梗塞伴偏瘫,突发心悸,急需救治。谭山镇卫生院急救站接到任务后,急救医务人员立即出发。沿途大雪纷飞,路窄坡长,路面冰滑,艰难前行。为了患者安全,出诊人员不畏严寒,下车铲雪,历经4小时,于下午4时患者平安入院。

图片3

据市急救中心负责人朱剑介绍,全市150个120急救站点均做好了充分准备,目前每日投入院前急救的209台急救车辆均配备了防滑链等应急物资,车辆及医务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准备。2月2日0时至3日0时,全市院前急救出车190台次,所有患者均已安全到院,目前生命体征均稳定。

绿色通道,畅通高效

国药东风总医院结合低温雨雪天气摔伤、外伤、心脑血管患者增多的实际,医院及时将急救医学部、骨科中心、神经外科等重点科室整合,充分调动多科室资源调动,快速抢救生命,保障患者安全。2日10 点半左右,医院急诊科接回一位脑卒中患者,因错过最佳溶栓期,医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神经内科与急诊科专家第一时间联动,急行 CT 检查,建立静脉通路,联合参与抢救。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送神经内科住院进一步治疗。

与此同时,为畅通“绿色生命通道”,尽快消除大雪给就诊群众及医护人员工作造成的影响,各级医疗机构组织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医院清雪除冰活动中,针对医院主要出入口、人行道路、停车场等区域进行全面清雪除冰作业。目前,通往各级医疗机构的一条条“生命通道”畅通无阻,患者就医丝毫不受影响。

另外,气温骤降可能诱发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加重慢性基础性疾病,也可能造成冻伤。十堰市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及时发布健康提示,建议广大市民群众要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头部和胸腹部保暖,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编辑:吕前玲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