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春节期间,团圆聚餐增多,孩子大吃大喝,作息紊乱,易诱发胃肠道疾病引起便血。孩子便血的原因有哪些?2月7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专访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三病区副主任张仕超,为大家答疑解惑。
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便血,但与成年人相比,小儿便血很少是恶性疾病。张仕超介绍,孩子便血的常见病因可以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两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肠套叠、肠重复畸形、小肠憩室、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肛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贲门撕裂症、感染性腹泻等。此外,新生儿可能出现维生素K缺乏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婴儿期则以肠套叠和感染性腹泻病最为常见,其中感染性腹泻病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耶尔森菌等。肛门直肠病变也是婴儿期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幼年型息肉、门静脉高压、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和肠憩室等疾病较为常见,感染性腹泻病和过敏性紫癜也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在青春期,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幼年型息肉、肛裂和炎症性肠病等是常见的便血原因。
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和川崎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导致便血。此外,咽下出血、鼻出血等导致的血液进入消化道也可能引发便血症状。
张仕超提醒家长,孩子如果出现便血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特别是大量便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