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 通讯员 王欢欢)新年伊始,红卫街道王湾社区全面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阵地优势,通过专场招聘面试会、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助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38岁的周代玲,此前在五堰街担任一家服装店的销售员,由于通勤距离远、时间长,她于去年10月选择辞职,希望找一份家附近的工作。辞职后,她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更新了自己的就业状态。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求职意愿后,根据她的学历、能力、诉求等实际情况为她推荐了一份超市销售员的工作。
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受益的不仅仅是群众,新合作金星市场新年伊始超市的销售员岗位比较急缺,通过就业服务站,很快解决了超市的用工需求问题。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就业创业服务触角,王湾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依靠“人社专员铁脚板”+“大数据信息网”,动态掌握辖区内常住人口就失业状况,提供就业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重点聚焦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量身定制岗位、政策、培训三张清单,服务前置,兜底帮扶更精准高效。
王湾社区居委委员柯宗林介绍,他们每天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用工信息收集起来,第一时间将信息张贴在工作站的宣传栏,并通过智能化显示屏滚动播放,与此同时,通过社区网格群同步推送给求职者和企业,架起企业与求职者沟通的桥梁。
截至目前,社区己举办各种形式招聘会4场,开展技能培训2次,帮助居民实现就业上岗100余人。
柯宗林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通过线下张贴招聘信息,线上在网格群推送等方式将工作岗位大力宣传出去,将居民的信息及需求登记下来,在看到适合他们的岗位时,及时沟通并推送给他们,针对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找到工作的居民,社区也会建立居民入职台账并定期回访,了解掌握动态信息,将充分利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平台优势,继续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加强与企业信息的沟通联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服务。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