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28日,2024中国商用车论坛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新步伐•新成效•新提高,助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基于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和创新需要,以创新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助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在3月27日下午举办的“开幕式暨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业界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新步伐、新成效、新提高 助力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我在此汇报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各位共同探讨商用车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商用车近三个五年的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中国商用车开始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总量连续突破400万辆、500万辆两个阶梯;“十四五”商用车产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2024年,我们预计商用车全年销量突破460万辆,同比增速超过14%,恢复到“十四五”初期水平。
2023年,我国公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超过七成。公路客运占比接近一半,公路运输依然占据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商用车作为公路运输的核心装备,为交通运输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商用车的发展对于促进物流运输、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用车是实现流动中国最重要的载体。
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商用车市场也结束连续两年的下降,企稳回升,产销累计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增速超过行业整体水平。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商用车行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市场快速恢复,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产品细分领域方面:
2023年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02.2万辆和10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3%和32.6%。
轻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88.4万辆和1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7.1%。
微型载货车产销分别完成63.3万辆和6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6%。
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9.8万辆和4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0.6%。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商用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4.7万辆,同比增长35.7%和32.3%,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1-2月,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完成6万辆和5.6万辆,同比增长41.3%和42.7%,在无补贴时代,增速进一步提升。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不仅拥有庞大的产能规模,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锤炼出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商用车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了中国商用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更为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优质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商用车已经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23年,商用车出口迎来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年出口成绩斐然,达到了77万辆,同比增长32.2%。分车型来看,货车占比超过8成,达到了66万辆,增长27.3%,客车显著增长,出口数量为11万辆,增长72.8%。
从海外市场分布来看,占比最高的两类车型中,重型货车的出口目标国家或地区达到了180个,以俄罗斯、沙特、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印尼为主,其中俄罗斯、沙特、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区域市场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出口产品覆盖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以牵引车为主导,自卸、载货和专用等多车型并存的多样化格局。2023年,牵引车出口量达到了13.6万辆,占据了重型货车出口的半壁江山,这主要得益于俄罗斯市场的增量;自卸车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出口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出口9.7万辆,成为仅次于牵引车的第二大出口车型。
轻型货车出口目标国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活跃,轻型货车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运输工具,在海外市场中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运输的增长,轻型货车的需求日益旺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虽然市场在快速恢复,但也要看到商用车国内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海外市场面临贸易保护抬头、地缘冲突加剧等风险,新能源产品尚未形成盈利能力,行业运行压力并没有缓解。另一方面,商用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商用车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遵循国家的战略和导向,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驱动,提升商用车行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打造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商用车行业涉及领域多,如上游零部件制造、下游物流运输、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等。
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电动化、智能化是商用车技术创新的两大方向,由于技术方向的多元化,单一企业无法完成全部技术突破,企业要加强联合,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多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推动模式创新。探索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探索与物流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更加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最后,应加强管理创新,通过数字技术优化流程,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应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开展合作,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产业升级,带动商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商用车高质量发展,推动汽车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商用车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首先,商用车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从市场影响产品,转变为由技术、产品、服务、引领市场,引导用户规范合理使用产品,推动商用车市场成熟发展。
其次,商用车具备丰富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企业应加大在智能驾驶、车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投入,多业协同,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加强数字、通信、AI等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制造体系的提升。
最后,商用车行业要进一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通过低碳环保技术推动产品、制造的绿色升级;完善全链条产业生态,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三、国际合作,拓展商用车行业发展空间
国际合作是商用车全球化发展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商用车行业的发展空间。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商用车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等倡议带来的更多的海外需求机会和示范效应,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
首先,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商用车企业的国际化运营水平。
其次,要推动商用车产品的出口和本地化合作,带动供应链走出去,提升我国商用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要形成行业合力,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技术、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商用车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构建商用车行业生态圈
可持续发展是商用车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我们应坚持绿色、合规、循环的发展理念,推动商用车行业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融合发展。
首先,要坚守合规底线,履行生产者责任和义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其次,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参与低碳等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争取政策对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努力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以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完善,实现产业升级。
最后,要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提高低碳、环保、可再生资源应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商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业界同仁,商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为商用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合作共赢、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诚信经营,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商用车行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此,我衷心希望本次论坛能汇聚智慧,凝聚共识,为商用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来源:汽车纵横网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