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神农”周正祎:让古老中医药焕发新生

时间:2024-06-21 18:09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亮 通讯员 方金柱)他年过八旬依然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因为医技精湛,不少外地人甚至国外的患者专程来找他看病。他是周正祎,14岁开始学习中医,20岁就能能辨识千余种中草药。神农尝遍百草被奉为“药祖”,在十堰,周正祎便是现代版的“神农”。

微信图片_20240621180819

从小学中医知识,20岁就能识别上千种中草药

近日,记者在市西苑医院黄龙老街门诊的中医诊室见到周正祎时,他正在专心致志地为一位患者把脉。

微信图片_20240621180749

1944年,周正祎出生在河南邓州,其父亲是邓州人,母亲是十堰黄龙镇人。周正祎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著名的中医,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类中草药。“父亲教导我,精研中医能济世救人,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1954年,10岁的周正祎随父母一同来到十堰定居。1957年,他才进入黄龙镇小学读一年级。不同于邓州,黄龙附近大山较多,恰好是中药资源适生地,每逢周末,他便和父亲一同上山采药。当同龄人在按部就班学习语 文、数学的时候,周正祎已经可以通读《黄帝内经》,并能识别不少中草药。

父亲的言传身教,促使周正祎在心中种下了学好中医的种子。“父亲教导我,五谷、蔬菜、瓜果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当作中药,比如稻谷用水泡出芽,可以消食;葱作为调料,还可以发散风寒……”当时年幼的周正祎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知识,但他将这些话牢记在了心里。

1958年,14岁的周正祎读小学二年级时,因部分原因辍学在家。同年秋天,父亲将周正祎带进深山,跟随当地的药师学习中医、辨别中草药。

微信图片_20240621180803

一次进深山采药时,周正祎的眼睛突然疼痛发热、视角模糊、热泪直淌,大山中没有药物可以医治,紧急时刻,师傅指引他用竹叶刺破鼻子旁边的内迎香穴。他照做了,热血一出,闭目休息片刻后,不适症状神奇消失。“我亲身见识到了中医药的神奇之处,那次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也坚定了我学中医的决心。”周正祎说。

就这样,周正祎跟随药师在大山中识药近7年,其间,山中野生动物频频出没,对年幼的周正祎来说,艰难程度不言而喻。但他没有退却,而是凭借学习中医的决心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坚持每天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时,周正祎就能识别上千种中草药。

免费为患者开方,用一双妙手解除一个个顽疾

在深山中学习识药回乡后,周正祎渐渐被周围人所了解,都知道他会中医后,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他看病。那时,患者大都来自周边乡镇,经济条件较差,看病贵、看病难成了他们求医路上的阻碍。周正祎深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帮助大家鼓起勇气看病。于是,他本着“不收钱、不收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四不”原则,免费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开方。开出中药方子后,大家再自行到外面的中药铺抓药,按量服用即可。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发布相关文件,决定从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和散布在城乡的民间医生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员,并转为全民所有制人员,以充实加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1979年,周正祎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民间中医统一招考,十堰考场80余人招录3人,周正祎顺利通过了考试,从“野郎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医,后就职于市西苑医院。

在多年的从医生涯里,周正祎先后诊治至少20万名患者,也曾多次用一双妙手将濒死的患者挽救回来。有一次,周正祎坐诊时,一名女子带着5岁的儿子急忙赶到门诊部,大声哭喊“救命”。周正祎连忙起身,见男童双目直瞪,角弓反张且不断抽搐,不到半分钟便四肢僵硬、面色淡青,喉咙里还“咕咕”作响。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没有急救设备,周正祎毫不犹豫用自己的嘴对着男童的嘴紧急吸痰,一次没吸出来,他就换气再吸,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将痰吸出来,男童也转危为安。“孩子就是被痰卡住了,导致呼吸困难,当时只能这样处理。作为医生,只要能挽救患者的性命,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周正祎说。

1990年,患者秦某因骨髓炎引起股骨头坏死10余年,两个伤口不断流出臭烘烘的液体,且持续低烧多年。医生诊断后建议他截去整条患腿。由于家财早已耗尽,秦某实在无力筹措费用,就慕名找到周正祎帮忙。“我当时开了70剂中药,他花了不到400元,就完全康复了。如今30多年过去,他工作和生活一直都很正常。”周正祎说。

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案例,让周正祎声名鹊起,不少外省患者驱车千里来找他看疑难杂症,还有韩国、日本、伊朗等国外的患者专程找他看病。2004年,周正祎退休后也没闲着,而是被返聘到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帮更多患者解除疾苦。

凝聚毕生心血,出版近20部中医药书籍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能够坚守传统实属不易,对于中医来说更是如此,既要保留优良传统,又要守正创新。《医门课徒录》《草木皆为药》《沉疴治悟录》……多年来,周正祎不忘初心,先后依据自身经历和日常坐诊经验,写出近20部医药书籍。

微信图片_20240621180827

在众多书籍中,最为吸睛的当属《医门课徒录》,这是周正祎从医数十年来的临证手记。记者在该书目录中看到,卷一为医门必读,包括常见病机九条、绝脉小识等内容;卷二为实效小方,包括杂治类方、药茶类方、热敷类方等;卷三为临证经验,涉及发病较急病症治疗经验、常见病症治疗经验等;卷四为常见病脉症治法方略。

周正祎在书中提及,“作为一名年近八旬的医者,将较为成熟的经验所得和盘托出,疗效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我感到欣慰。好像把一生有用的东西留下来,传下去,相比随着自己生命的结束而消失要有意义……哪怕只有一丁点收获,只要是有益于治病的,总想把它留下来。好像只有这样做,才是一名医者的本分。至于他人如何评说,我只守住做医者的操守——医为仁术,竭力疗疾。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记者注意到,黄龙门诊的中医诊室内还摆放着一张煎药方法单,这是周正祎为了随时提醒患者专程列下来的。单子上写着:“每副药加50至60粒大米,第一次煎药时应用冷水浸没中药泡30分钟后,用中火煎开,再用小火煎20分钟左右……”周正祎解释:“有些患者喝了中药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大米有暖胃护胃的功效,还可以中和中药的苦味,所以我建议患者在中药里加一些大米。”

除了坐诊外,周正祎还坚持“老带新”,希望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让年轻中医少走弯路、早日成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几经浮沉,历经风雨,周正祎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岗位上坚守。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继续看病,让更多患者通过中医受益,同时为推动十堰市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介绍:

周正祎,十堰市西苑医院黄龙门诊部中医科主任医师,名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是第一批全国统一招考民间中医,从医五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儿科,中医治疗不孕不育,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临症治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师古而不泥古,随机应变,融会贯通;以简便验廉之法屡获奇效,声名远播,外地患者常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他善于总结,对屡验实效者,写入书稿,出版中医学专著十余册,有结合家传师授及自身几十年临证所悟,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中医入门启示《医门课徒录》;介绍中草药图谱《百草吟》;介绍临证经验的《传世碎金方》;中草药简易方《草木皆为药》;临证用药《本草体证录》;实效验方辑录《回眸效验方》;效验小方《简便廉验方》;顽疾诊治体悟《沉疴治悟录》;治病经验实录《临证效为实》等。

微信图片_20240621180807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坐诊地点:十堰市西苑医院黄龙老街门诊

预约电话:0719-8581590

编辑:朱君龙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