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市西苑医院21厂门诊部(红卫街办袁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的康复理疗室,前来问诊康复的市民络绎不绝。诊室内的墙上,挂满了病人送来的锦旗。诊室办公桌前,中医马胜利正专心地为病人把脉问诊,随后耐心地向病人讲解病情,轻松舒适的就诊氛围,让病人紧张的情绪也有所缓解。从医三十余载,马胜利作为市西苑医院21厂门诊部中医康复科主任,凭借优秀的诊疗技术,受到社区群众的普遍认可。
自幼好学 毅然深耕中医针灸学
“从医之路,更多的是感恩传承,还有对职业的执着追求。看到患者的信任与期盼,患者的生命之托,我定会全力以赴。”说到从医之路,头上已有不少银丝的马胜利语气坚定而自信。自1989年工作至今,30余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将病人当成亲人,问好每一诊,把好每一脉。
不同于其他医生,马胜利的家人没有一人是医生。1985年中考结束后,本着对中医的好奇,马胜利考入了黄冈地区卫生学校中医针灸专业。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医针灸专业的学生较少,只有少数医疗名校有一定教学经验。“当时我们学习的名校,用的教材比较好。其他专业都是学习三年,我们学习了四年,在那边我从无到有学习了很多知识。”马胜利说,在校四年时光飞逝,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黄龙疗养院。作为当时二汽三大中心之一的康复中心,黄龙疗养院的综合实力较强,但当时的中医并不是医院强项。在同一批进入医院实习的学员中,仅马胜利一人学的康复理疗,其他大部分学员都学习内科、结核科等热门专业。
刚进入黄龙疗养院内,树木郁郁葱葱、水流潺潺,优美的环境让马胜利流连忘返,即便家住在张湾,但他一个月也只回家一天。在其他老医生带领下,马胜利每天跟随医生查房、坐诊,“感觉每天都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马胜利回忆,由于学习中医的人较少,凭借着钻研医学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本职,马胜利进步迅速,不少救治经验也让他记忆犹新。
1995年,黄龙疗养院来了一名脸上莫名疼痛的患者陈先生,陈先生说自己左脸经常疼痛,疼起来像电击、刀割、针扎、鞭子抽、火烧,看了不少医生都没有希望。“大半夜正睡得香,突然就被疼醒了,饭也吃不下。”陈先生痛苦回忆。马胜利决定对陈先生采取针灸法,陈先生左脸疼,马胜利就在右脸上对其针灸。“中医讲究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所以我在患者的右脸上入针。”马胜利回忆,几个疗程下来,患者的病痛彻底痊愈了,这也让马胜利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继续学习中医的想法。
仁心仁术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在马胜利看来,要做一名好中医,深厚的理论是基础,临床上要将辩证论治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才能药到病除。中医之精华隐于浩如烟海的医籍中,要发现、继承并发展,必须苦读书、广涉猎。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多读书、多学习,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充实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所收获的感觉让他觉得无比的踏实和满足。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从黄龙疗养院的理疗科、康复科、中医科到西苑医院多个社区门诊部(卫生服务站),马胜利通过中医手段治愈了不少病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今年4月,80岁的戴爷爷因带状疱疹在医院治疗,在疾病治愈后,胸部神经受到了损伤,遗留了严重的神经痛。白天穿衣服时,衣服碰到胸口就会疼痛,晚上更是无法盖被子。马胜利见到他时,由于神经疼痛,他上半身裸露仅披着一件外套。“可谓是痛不欲生,采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太大效果。只能吃止疼药缓解,不吃药的时候疼得直掉眼泪。”老人向马胜利求助。
在综合研判后,马胜利给予戴爷爷使用了平衡针疗法和套管针的针灸治疗方式。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戴爷爷的症状一点点被缓解。最终治愈后,戴爷爷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为康复理疗科医生,马胜利大多时候接触的都是颈椎病、腰椎病等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腰椎出现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前阵子我还接诊了一群高考生,在考试前夕还来到门诊,因为长时间伏案学习导致脊柱侧弯。在门诊上,我给他们进行了正骨,并鼓励他们高考好好发挥。”他说。
像这样治愈的患者还有很多,让马胜利感受颇深的是,不少市民久咳不愈,来找他看诊,最终通过辩证用药后痊愈。“中医药参与治疗后,群众的认可度大幅提升,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我这里就有不少患者通过中医治疗成为‘中医粉’。”马胜利笑道。
传承医学 平凡岗位上书写坚守与传承
相较于西医,中医的治疗手段带来的疼痛较少。西苑医院21门诊部拥有着三甲医院的技术、社区门诊的收费,这也让马胜利的门诊一度火爆。除了接纳市区患者外,还有不少远在武汉、襄阳的患者专程前来问诊。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马胜利也意识到了传承的重要。他认为,新时代的中医需要坚守,结合传统良方,使用地道药材,做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真正做到“继承不离古,发扬不离宗。”他说:“诸多方式可以变,但是根上的东西不能变,中医人情怀是我时刻提醒自己坚守的。”
于是,在马胜利的门诊内常常有刚刚入行的中医,这也让马胜利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中医加入队伍,我就常常对他们说,中医诊疗虽需遵古,但绝不可拘泥于理论,在不违背基本施治的原则基础上,要敢于创新,擅用现代的检验手段,助力中西医结合一同发展。”他说。
中医发展一定要有新鲜血液,有人才能传承。为此,马胜利定期与青年医生展开学术交流,分享成长经验,交流医术,规划发展思路,为更多的中医人提供可信赖、可成长、可传承的平台,做好中医传承工作。
如何更好地将中医发展下去,他认为,要激发更多人的热爱,充分利用社区,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基层,把社区建设成为运用、宣传中医传统文化,检验中医成果的主阵地。正如他最终来到袁家沟社区,以中医为起点,让市民深入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热爱中医和宣传中医。
马胜利,副主任医师,十堰市西苑医院21门诊部(红卫街办袁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康复科主任,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传统中医加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偏头痛、头晕、耳鸣、飞蚊症、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妇科痛经、漏尿、体寒等有独到的见解。擅长应用中医针灸、正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红卫街办袁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镜潭路46号)
编辑:朱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