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王志强 杨晓星)进入夏季以来,赛武当管理局组织管护人员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在此期间大沟管理站比对配发的参考资料,在辖区4处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相继发现了呈分散生长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树。为了普及“国宝”知识,防止群众不知情而误砍,针对性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赛武当管理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现场确定以每株红豆树标号挂牌、在集中分布点位设置大型宣传牌的方式,以科普宣传、警示告知为目的,提高当地群众、外来游客的保护意识。
近日,在赛武当管理局组织指导下,大沟管理站的管护员们正忙着为红豆树“建档立卡”,实地调查每株红豆树的分布位置、地理坐标、生长状况、胸径等基础信息,并同步为胸径在3.5cm-17.5cm的25株红豆树发放“身份证”。“身份证”上印着树木的学名、别名、保护级别、形态特征和以红豆为主题的诗词名句,并配套印着一个显眼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就是揭开红豆树“身世”的密码。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北气候分界带,海拔高差大,植被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目前,通过开展本底资源调查,以及管护人员日常巡护,已在多个区域发现野生红豆树分布。红豆树,属豆科、红豆属,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湖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红豆树自然繁殖能力较差,需生长健壮50年左右的天然林或者30年以上的优株才可能大量结实,且结实有大小年之分,种子发芽困难,所以自然更替的植株极其稀少。
今后,赛武当管理局将继续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领会尊重自然,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领悟顺应自然,在“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中感悟保护自然,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常态化巡查监管,让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更好的生长与繁衍,全力守护好十堰城区生态安全屏障。
编辑:陈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