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亮 通讯员 方金柱)在张湾区柏林镇上的柏林镇卫生院(市西苑医院柏林门诊部),身着白衣的中医董瑞关穿梭在门诊诊室和治疗室之间,为患者把脉问诊、做治疗。多年来,凭借手里的小小银针,董瑞关为无数患者解决了众多身体疼痛,将中医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基层工作21年 他给自己扎针无数只为感同身受
今年41岁的董瑞关,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多年基层工作经历。不同于其他大医院的中医,董瑞关的工作大部分接触是附近的村民,颈椎、腰椎疼痛的病人,工作也相对枯燥。尽管如此,他仍然孜孜不倦,活跃在中医临床第一线。
董瑞关学习中医是听从父亲的建议,看到老中医把一下脉就知道哪里有问题,扎一根银针能立马缓解病痛,他就爱上中医专业。“那时候学习中医的人并不算多,我们学习内容很广泛,康复针灸、耳鼻喉、内、外、妇、儿等都有涉及。”董瑞关说,学习的日子很苦,但他知道,每多学习一个知识,以后就可以多救一条命。
纸上学来终觉浅。在理论知识学了不少后,实践成了眼前的难题。董瑞关深知,中医需要实践。
起初学习扎针时,为了练习指力,常在旧书本上扎针练习,并根据力度的不同,逐渐增加纸张的厚度。“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掌握不好力度,一不小心就会把针扎弯。那时候天气冷的时候手指常常抽筋,然后暖一暖之后接着练习。”频繁练习后,董瑞关的手法才日臻成熟。
但物品终究不会动,为更好地练习,他几乎每天都会去买上十根银针,手捻一根银针,锁定自己穴位后,选穴、刺入、捻转,扎完后针就直接丢弃。刚开始有血冒出,董瑞关紧张得满头大汗、浑身发抖,但依然自己反复练习,每天扎4、5根针,到最后不再出血,反而像书本上说的出现酸麻情况后,他又和同学之间互相扎针练习。从合谷穴、足三里穴到曲池穴,一次次练习中,不仅提高了扎针的准确度,更实地了解到了每个穴位的功能。
董瑞关勤奋好学,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参加工作之后,他先后两次去外地进修学习,学习到了小针刀等一些中医药技术和康复理疗知识。在柏林镇卫生院工作多年,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名气也不胫而走。
待患者如亲人 “小银针”3秒创造“大奇迹”
始终带着微笑,讲话声音谦和,坐诊态度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关怀,最重要的是很多患者在董瑞关的治疗下,病症快速好转并走向康复。在柏林镇卫生院工作11年,累计治愈了超过2万名患者。本着待患者如亲人的工作态度,不少患者痊愈后与董瑞关成为了朋友。
“我们康复科门诊离卫生院住院的地方远一点,门诊是早上8点开门,每天坐诊都有很多人提前排队等候。”董瑞关说,夏天天亮的早,周围群众来的早,门诊就将坐诊时间提前。“有一次,发现我们门诊门口有用袋子装好的蔬菜。”后来接到电话才知道,原来是附近村民,在我们这看好病,又能够下地干活了,就把自己种的白菜、萝卜送一点给柏林卫生院的医生护士。
去年3月,在柏林镇附近开了一家饺子店的江女士因长期工作劳累导致腰肌劳损,疼痛难忍的她找到了董瑞关,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江女士的病痛有所缓解。治疗期间,董瑞关等医护无微不至的照顾给江女士留下了很深印象。江女士专程在店内包了7大袋皮薄、馅足的饺子送给医护,让董瑞关感动不已。“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责任,我是真心把他们当做亲人。从看病的价格到服务,绝不多收一毛钱。”他感慨道。
受条件影响,平日里,柏林镇卫生院做不了难度特别大的手术,最擅长的就是做康复治疗、小针刀手术等。董瑞关扎针准、见效快,从小针刀开始,3秒便可缓解疼痛,创造奇迹。几分钟便可做完一台小针刀手术,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疼痛。董瑞关说:“治疗疼痛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小针刀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最立竿见效的,就像下水道堵塞后用铁丝捅一下一样。”今年55岁的患者曾先生,近一年多以来,颈肩部开始疼痛,夜晚疼得难以入眠,有时候还出现上肢麻木等症状,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人介绍来到柏林镇卫生院,找到董瑞关看病,经诊断后确诊为肩周炎、颈椎病。
董瑞关用小针刀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药特色治疗。操作前,董瑞关通过触诊、查体,大致了解病变区域后,为患者注射麻醉,随后操作小针刀精准运行到病变区域,通过特殊手法,使粘连的组织迅速剥离。仅几秒钟,曾先生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经过一周精心治疗,曾先生疼痛已经基本缓解。
在传承中守正创新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医
细条慢缕握在手,一针一孔转乾坤。从医多年,董瑞关的医技也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他一直重视中医薪火传承工作,在他看来,“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是中医学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必经之路。目前,董瑞关已经累计培养了十几名徒弟,不少人在跟随他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进步。
“张医生,把胶布给我拿来,记得拿够量,今天我手把手教你贴小针刀后的伤口。”“你来给我把脉,看看我有什么问题,然后给我扎一针,看看应该扎哪几个穴位?”“这位患者是典型的颈椎病,你应该给他开什么药服用呢?”每天,在柏林镇卫生院,这样的场景都会发生。熟悉董瑞关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无论是审阅病历还是指导其他年轻医生坐诊,他都十分认真,确保不出错。“他做学问非常地认真,总是拿一支铅笔划来划去,跟学生去讨论,修改他自己的一些观点。”徒弟王子龙说,董医生多年来始终没有改变的,就是对患者认真严谨的态度。
“无论医治什么样的疾病,治疗与康复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治疗时患者及其家人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耐心,良好的心态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董瑞关表示。
医学界知识更新很快,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抛下,董瑞关深谙此道理。一闲下来,他就会翻翻手头的医学资料,在吸收知识后,再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师从名家,多读经典,勤于施治,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患者。”多年来,他一直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鞭策年轻医生,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勇担一个中医传承人的责任使命。他坚信,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终将让更多患者受益。
医生简介:董瑞关,十堰市西苑医院柏林门诊部(张湾区柏林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科主治医师。在基层工作20多年,与周边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基层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多年的中医康复工作经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冬病夏治、偏瘫肢体训练、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擅长推拿、按摩、针灸、小针刀、骶管注射及中药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张湾区柏林镇卫生院中医康复
编辑:朱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