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创新突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发“植物源熏蒸剂”护文物安全

时间:2024-08-23 14:39 来源:华龙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我国馆藏文物种类繁多,文物虫霉病害发生的范围广、程度重,如何对馆藏文物虫霉病害开展安全、有效的防治工作是文物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1

熏蒸器放置在文物展柜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虫霉病害防治研究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应用”案例入围。这标志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虫霉病害的防治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新突破。

2

研究人员正在对发霉文物进行处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采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其研究团队。

“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潮湿环境非常适宜昆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馆藏文物遭受有害生物侵袭的现象和风险长期存在,虫霉病害防治迫在眉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员覃丹表示,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于2019年获批成为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自此,博物馆开始了针对馆藏文物虫霉病害防治的深入研究。

3

研究人员将熏蒸器放进文物展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组建了全国唯一一支专注于馆藏文物虫霉病害防治研究的高水平团队,打造了“既懂文物又懂生物”的文理融合专业级研究平台,团队成员包括覃丹等多名博士和硕士,他们跨学科合作,提升研究的专业性和深度。

据覃丹介绍,除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外,研究团队主要着手于馆藏文物生物劣化机制研究、数据库建设、熏蒸剂研发、馆藏文物熏蒸技术与装备研发等方面,从微观到宏观,由点及面开展工作。最终,历时近5年,团队研发出植物源熏蒸剂,实现了我国馆藏文物生物病害防治技术的原创性突破。

据了解,该熏蒸剂由植物精油调配而来,它能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净化,还原洁净空间。“植物精油因其天然的抗虫和抗霉特性,常被用于农业、日化、医药等多个领域,这启发了我们将其应用于文物虫霉病害防治领域。”覃丹说。

于是,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筛选出上百种可能对文物虫霉病害防治有效的植物,并提取精油进行实验。在反复测试和优化后,他们成功调配出高效且安全的植物源熏蒸剂配方。

有了熏蒸剂,还需要合适的熏蒸设备。一开始,团队使用的普通容器,结果挥发速度慢,效果不理想。后来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创新设计了熏蒸器“方方”和“圆圆”,内置空气流动装置,大大提升了熏蒸效率。为了预防霉变和蛀虫,熏蒸器还推出升级版“墩墩”,它内设传感器,能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和湿度,当湿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熏蒸器会自动启动,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适宜。

4

熏蒸剂和熏蒸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创新研发还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团队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馆藏文物生物病害致病菌种库和虫种库,共收集真菌182种,害虫8种,拍摄病害图片8000余张,为馆藏文物生物病害快速识别和消杀效果评价提供了研究素材和精准靶标;他们还开发了我国首个文物常见生物病害在线专家系统,实现了对害虫和霉菌的快速在线识别,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文物保管人员对病害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据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植物源熏蒸剂及配套熏蒸系统已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新疆、陕西、上海等多地博物馆使用。2021年,该熏蒸剂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大展《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上亮相,展示了我国在预防性保护领域的最新成就。(记者吴礼霜 实习生龙言)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