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在全国交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经验

时间:2024-09-22 08:4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吕行)9月21日,“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蓝劲松应邀参加“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分论坛并交流经验。

640_副本

蓝劲松以《扛牢守水护水政治责任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题,从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构建统筹规划、规划统筹的管控机制;突出流域区域,持续构建贯通一体、高效协同的联动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持续构建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责任体系;围绕共建共享,持续构建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行动体系等四个方面作精彩交流。

640-1_副本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多年来,十堰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体系化系统化守水护水体制机制,坚决扛牢守水护水政治责任。市县两级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任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保水护水委员会,建立市县两级党政正职环保问题直报机制、县级生态环境局长异地交叉任职制度,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林长制和支沟分片包干治理机制。

十堰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将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日作为十堰生态文明日。

十堰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建立县乡跨界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库区清漂保洁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每年筹集3300万元用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十堰深化永保一泓清水政治巡察,在纪委监委专设生态环境保护政治监督室。探索一支队伍管库区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城管综合执法、水生态巡查、生态环境警察3支队伍,推动保水执法力量联合、效能融合,形成明责、考责、问责、追责的守水护水闭环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守水护水工作责任更明确、协调更有序、监管更严格、保护更有力。

今年以来,十堰市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100%,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6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座大中型城市1.08亿人,“南水”已占北京市城区供水的70%以上,成为北京市的主力供水水源。

640-2_副本

蓝劲松表示,我们坚持把守水护水作为十堰天大的事,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十堰贡献。

编辑:刘源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