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成员,
自2018年以来,
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
高位布局、科学谋划,
统筹做好
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三篇文章”。
如今的武汉,
长江江豚“逐浪”频现,
天兴洲头万鸟栖居,
昔日矿山变身景区,
码头蜕变江滩公园
……
↓↓↓
▼
武汉力推砂石码头取缔、
砖厂关闭、
居民污水截流,
“十年禁渔”铁令如山。
3年前,
几只长江江豚路过长江双柳段,
被周边环境吸引,安了家。
从最初的寥寥数只发展为
拥有20多头成员的“大家庭”。
▼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
将长江、汉江藏堤于岸,
泼墨渲染出一幅
瞰江、穿林、见花的盛景。
在长江大保护的宏伟蓝图下,
“两江四岸”百里生态廊道
逐步形成水清、岸绿、
景美的良好生态。
▼
昔日采石矿山化蛹成蝶,
成为武汉人心中的诗意之地。
坚定不移捧起
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今年5月,
灵山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核算结果出炉:2.58亿元!
▼
在亚洲最大城中湖——汤逊湖
子湖红旗湖中央,
盛放着一朵生态绿“花”。
它被誉为武汉河湖治理的
代表性名片之一。
流域系统治理、治湖先治湾,
经过多年建设,
汤逊湖生态修复
和水质净化初见成效,
岸芷汀兰再现。
▼
今年,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
“占用”豹澥湖边一片虾塘
繁育了8只鸭宝,
生态志愿者制作了浮筏
供它们筑巢育儿。
武汉,国际湿地城市,
力践《湿地公约》之责,
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用煤不见煤,
用矿不见矿,
运料不见料。
武钢打破传统建设4A级景区,
铁了心要“破圈”。
如今俯瞰厂区,
建筑绘上了明丽“彩衣”,
与路边绿树繁花交相辉映,
俨然一座现代化花园工厂。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武汉扛牢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
以更大更快步伐,
努力走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
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