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秋尽立冬始,美好正当时

时间:2024-11-07 08:11 来源:人民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今天6时20分

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立”为始,“冬”为终

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朔风起,万物藏

大自然将迎来新一轮枯荣

北风改变了山的颜色

待到红叶与初雪相逢

冬日的气息便已弥漫

1

收获的作物已收藏入库

冬眠的动物也悄悄躲藏

世间万物都一点点安静了下来

在潜藏蛰伏中体味冬日悠长

立冬之后

天地渐渐变得空旷

树木静立、河流缓缓

山河大地在冬日的宁静中

孕育春天的生机

2

“立冬补冬,补嘴空”

入冬之际,人们喜爱

用美食来犒劳自己

围炉而坐

共享饺子之香

涮煮羊肉之鲜

充盈精神、充足热量

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冬日的严寒

3

秋尽立冬始

美好正当时

这种美好可以是

一个香甜糯口的烤地瓜

一袋香气喷喷的糖炒栗子

还可以是一次茶叙友情

临窗夜话

更可以是洒在身上的

一缕温暖阳光

4

寒冷不是希望的终结

而是孕育新生的种子

愿你不畏风雪、迎寒前行

邂逅一场浪漫的雪

期待一个蓬勃的春

相关链接:

立冬,“冬藏”藏什么?

11月7日,我们迎来今年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立冬后,太阳直射点进一步南移,北半球日照减少,冷空气加强,气温下降趋势逐渐加快,气候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三个典型候应来概括立冬的自然特征: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深秋的气息还未消尽,冬已翩翩而至,万物纳藏。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冬日,“藏”是万物的生存之道。冬藏的智慧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对生生不息的深刻诠释。

“冬藏”,藏的是什么?植物通过休眠减少能量消耗,蓄积防冻物质,如糖类和蛋白质,降低细胞液的冰点,防止细胞因结冰而受损,安全度过冬季。冬小麦、油菜、果树、茶树等越冬农作物,休眠潜伏,等候开春返青、生发芽叶。因此,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冬藏,有生机潜藏以待来春之意涵。

立冬时节正是秋季作物收晒储存之际。比如,在东北地区的农村,人们将选留的作物种子精心保护,等待来年开春播种;将粮食装袋,堆在空屋的炕上贮藏;将白菜、萝卜、土豆等采收,存入菜窖,满足冬天之需。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我国古代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立冬是进补的好时节,人们也乐于制作一些便于储存的美食,如熏晒腊味、制作腐乳等。此外,立冬到次年立春气温较低,水质清冽,适合酿酒,历来有“冬酿”一说,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立冬时节用糯米酿酒的习俗。

立冬,从藏菜储粮到酿制美酒,无不彰显着冬藏待春发的生命力量。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博士、助理研究员,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