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加快发展生态渔业 “一条鱼”激活产业振兴“一池春水”

时间:2024-11-08 09:14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绿水清波映天色,青山深处鱼儿跃。11月5日,记者在郧西县城关镇小河名优水产繁育基地看到,鳜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畅游。

“鳜鱼在圈内出了名的难养,难在食性很‘倔’,仅吃新鲜的鱼虾,拒食人工饲料。”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黄永涛说,“这次我们开展鳜鱼苗本土化人工繁育,成功突破了配合饲料人工驯化的商品鳜鱼养殖技术。”

为攻克养殖难题,郧西县与湖北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成功突破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驯化养殖鳜鱼技术,将鳜鱼驯饲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驯化周期缩短至21天,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郧西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24个跨界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全域皆好水,成为发展生态渔业的天然优势。目前,该县已建成亲本孵化基地2000平方米,水产繁育基地100亩,翘嘴鲌、鳜鱼、鲟鱼等种苗年繁育能力可达60亿尾。

生态养鱼,以“智”兴渔。在该县河夹镇箭流铺村数智渔业养殖基地,该基地负责人邓志松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渔业基地实时画面,精准监控各个鱼池水质参数。“鱼池水温25摄氏度、PH值7.3、溶氧量5毫克/升……”邓志松指着APP页面上显示的数据介绍,“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实现远程投饵、补水、控温、增氧。”

“有了这个智能平台,我们不管在哪儿都能监测渔场水质数据和鱼儿生长情况,有问题还能及时请教省里的专家教授,养鱼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邓志松指着监控大屏说,现在正是鱼儿成长的关键期,一部手机就可以帮助实现精细化管理。

目前,数智渔业管理平台已在该县六郎乡、河夹镇、土门镇等地的设施渔业基地广泛应用。

好水养好鱼,尾水不浪费。该县把发展生态渔业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支沟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级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陆基圆形鱼池等设施500余个。这些鱼池具有尾水、鱼粪回收功能,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成为农田的灌溉水,鱼粪也变成了有机肥。

向水求财,向天“借”光。在土门镇上坪村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大棚上面,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实现了“渔光互补”。“棚下养鱼、棚上发电,光伏发电既可为渔业生产提供绿色动力能源,富余电力又可上网销售。”该生态渔业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彬彬介绍,目前,1000千瓦时“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每年可发电54万度。

郧西县积极探索新能源与设施渔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渔业逐步向数字化、专业化、智慧化、低碳化发展。目前已在设施渔业基地上安装光伏板3000多平方米、装机20兆瓦,年提供绿色电能22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郧西县已逐步形成集生态养殖、产业研发、休闲文旅、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数智化渔业全产业链体系,建成亲本孵化、种苗繁育、种苗培育、生态养殖及冰鲜加工“四大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大水面渔业养殖3.2万亩,设施渔业37万立方米,渔业年综合产值达15亿元,成为全省生态渔业发展大县之一。(十堰日报 记者 姜琨 特约记者 邹景根 通讯员 陈国东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