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二级教授、十堰市急救中心原主任刘家敏近日在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上呼吁,健全基层急救体系、拓展低空医疗救援,培育和发展中国急救新质生产力。
刘家敏在总结全国航空医疗救援现状、交流十堰空中急救体系建设和141例直升机救援成果、分析航空救援行业客观困难后呼吁,抓住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在政府顶层设计时增设医疗救援项目,拓展空地一体化非急救转运和无人机低空救援服务领域,发挥新质生产力优势作用,构建大应急大保障机制,促进我国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家敏在《健全基层急救体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中,分析全国基层急救体系建设不均衡现状,交流十堰120农村急救体系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20年急救管理实践和参与国家、省市急救政策研制体会,建议创建县、乡、村三级急救体系, 提升基层急救服务能力,培养稳定的基层急救队伍,实现县、乡120急救信息化,增强基层急救基本保障。
刘家敏倡议,县市区120指挥中心配置专业稳定队伍和通讯调度系统,乡镇卫生院急救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急救人员和标准救护车等,确保及时高效救治每一位伤病员,走好中国急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医院协会急救分会副主委陈志介绍,刘家敏教授是分会连续多届的委员和特聘常委,航空救援学组副组长,在我国农村急救和空中救援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研制急救政策和科普培训教材中产生了社会影响,所提出的基层急救和航空救援意见,对促进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其重要意义。(姜谷)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