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 通讯员 罗靖 陈恒)探访东风故里,打造车都名片,张湾区东风故里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淳朴的民风,进入新时代,身边的好人好事更是不断涌现,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天气晴好,“东风故里”街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他们行走在古色古香的巷子里,感受着工业文明的魅力。
现在来“东风故里”街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得益于“一条路”升级为“一条街”,这条宽6米、长650米的街道,当初改造时却只有两三米宽。
张湾区花果街道六四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忠介绍,原来这里是一条背街小巷,居住当地的居民盖有小棚子或小院子。
居民陈太芬的家就位于这条巷子的路口,当初要拓宽路面,就得拆除她家部分房屋。没想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主动让出了一间房。
“这是好事,自己作为党员,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陈太芬就答应无条件将房子拆除。
在陈太芬的带动下,附近邻居纷纷拆房让路,施工得以继续进行,才形成现在这样宽阔平坦的路面,这条巷子就叫党员示范巷。
现在陈太芬再回到放马坪,看到这个情景,她觉得当初拆房的决定很值得,“给大家办一件好事,也是我应该做的。”
在东风故里街区,这样的好人好事比比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风公司62、64两个专业厂在这里建设,占地招工,厂村共建,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友谊,像临危搭救、修路感恩等,无不讲述着东风十堰情、政企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由于当时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没房子住,当地居民就让出自家房屋给东风公司职工住,化油器厂的工程师范向东携家人在张尚元家住了两年,期间其妻子雨夜临产,到不了医院,情急之下,张尚元的妻子亲自给她接生,母女平安。
孩子生下来后,张尚元一家又悉心照顾了小孩一年。居民张尚元说:“有我们吃的,就有他们吃的,不会饿到她。”
除了张尚元一家外,居民张道华的母亲,也无怨无悔照顾东风公司职工子女长达六年之久,尽管老人现在不在了,但两家人、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愈加深厚,亲如一家。
张道华说:“刚建厂时,没有房子住,周围邻里家都住有东风公司职工子女,大家互相帮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带,既然帮忙了就要负责到底。”
如今,当年艰苦创业时期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依然焕发出邻里文明的新气象。街区举办百家宴、评选孝心儿媳,孝心女婿模范、自发成立居民理事会等,“东风故里”街区把居民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口口相传的好典型、好风气在小巷不断传颂着。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