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然而,却有小学生动起了离家出走的小心思。
近日,3名小学生因不想上学,于是商量着离家出走。因为天气寒冷,害怕饥饿,他们在离家前还不忘把厚被子和零食等“家当”带上。接到报警后,安远公安多部门紧急联动,在情指中心的支持下,派出所、特巡开展地毯式搜索。经过9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辖区某偏僻仓库成功将走失儿童找回。不少家长发现,在开学季,许多孩子都会有疲惫、焦虑甚至拒学等情况。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家长们可要警惕了,因为孩子有可能患上了“开学综合征”。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说,开学初,孩子可能会出现赖床不起、莫名发脾气,甚至出现头痛、腹痛等躯体症状。这些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开学焦虑的“信号”。从神经科学角度看,假期松弛状态与开学紧张模式的切换,会引发负责计划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与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展开“拉锯战”。常见症状包括睡眠紊乱、入睡困难或嗜睡、食欲减退、头痛腹痛;情绪上表现为烦躁易怒、情绪低落、过度担忧;行为上则出现拖延作业、沉迷电子产品、拒绝讨论开学话题等。专家表示,若相关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自伤念头、惊恐发作等,需及时就医排查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那么,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师和家长又该怎么做呢?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老师和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引导孩子减少游戏时间,多参与户外阳光运动,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协助孩子制订合理计划,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耐心倾听孩子的困扰,及时给予疏导与鼓励。若孩子自我调节无效,或症状持续较长时间,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