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AI工具已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但少数学生利用其伪造研究数据、篡改实验图片甚至替代自主设计等行为,已涉嫌学术不端。某高校作业群中一份通知引发关注,通知中,教师明确表示“若使用AI直接生成作文,一律判为零分”。
2月27日,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接受经视直播记者采访时分析,教师此举的深层考量在于,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需要通过持续思考与学习积累形成,过度依赖AI,意味着学生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过程,对此做法,老师不认可。
叶显发指出,AI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作为高效助手,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新知识;另一方面,如果过度依赖易导致思维惰性,甚至抑制创造力发展,让人类不再勤奋,不注重思维的过程而直接获取结果。
对于教育领域如何合理运用AI,叶显发建议,中小学乃至大学均可选择性使用,例如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可通过对比AI结果与自身思路差异来促进学习,对于不擅长领域,可借助AI拓宽认知边界,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不可被AI替代”。
(来源 经视直播 记者 志敏)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