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龙倜肩负人民重托,赴京履职、为民传声。这次她带去了多项建议,涉及丹江口库区保护与发展、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人工智能+医疗”等方面。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河湖生态系统质量直接关系京津冀豫1亿多人的饮水安全。在十堰市实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对系统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具有重要意义。”李龙倜说,实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是十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十堰申报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6座大中城市1.14亿人,已成为沿线省市主力水源,承担着国家水安全重任。”李龙倜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十堰丹江口库区沿江临库交通保水质工程实施,将该项目纳入重点流域、重要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支持范围。同时,加大丹江口库区普通公路专项支持,建议“十五五”期间,在湖北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上继续给予倾斜,以支持十堰丹江口库区沿江临库交通保水质安全提升工程。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经宋、元、明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武当山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近千年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是可以与世界对话的文化符号。李龙倜提出“关于加强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的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比照《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指导编制并批复《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提高武当山古建筑群管理水平,有序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将武当山五龙宫保护展示设施建设项目纳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动遗产价值利用。
“十堰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是巩固水源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库区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长久之策,也是统筹水源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李龙倜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十堰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在新一轮长江经济带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中给予倾斜;将十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设施渔业尾水治理等农业生态环保项目纳入国家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
“林下经济是森林食物的重要来源,十堰市拥有多种森林类型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支持十堰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库区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更是维护十堰水生态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必然要求。”李龙倜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十堰打造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市,重点在林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种苗繁育、市场主体培育、示范基地创建、品牌升级、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予以项目和资金支持。
作为一名来自医疗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李龙倜一直关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李龙倜提出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加大对公立医院“人工智能+医疗”支持力度等建议。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