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汤海涛)飞播造林具有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是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都是有人驾驶的飞机完成,近日,十堰市林科所在郧阳区城关镇堰河村开展了首次无人机飞播造林。
无人机操作员李永波把木荷、刺槐种子装进无人机里,通过无人机的绞盘进行撒播作业。散播密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预设量通过遥控器来进行调整。李永波介绍,此次播撒的地貌每亩撒播种子大约在1千克,10分钟能播撒约30亩。
为了确保无人机飞播造林的效果,市林科所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从播区选择、种子挑选、航线规划,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研究和论证。
市林科所所长全建州介绍,飞播造林跟其它常规的人工造林相比,效率高、成本低,很多人去不了的地方就会采用这种方式。
为何选取刺槐和木荷的种子?全建州说,因为这片林是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结构比较单一,需要一定的人为干预,播撒的刺槐和木荷都属于阔叶树种,将来可以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森林群落结构。
据了解,此次飞播面积约在350亩左右,市林科所将在七八月份开展一系列的飞播成效评估,如果成效比较好,将会大力推广。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