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25年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是第38届“中国水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时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近1.14亿人。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多年来,十堰将水资源保护当作头等大事,建成空、天、地智慧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护水机制,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守水护水节水,形成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硬核”科技守护一库碧水
在十堰市茅箭区,两架无人机同时起飞,这是十堰水质监测的“千里眼”:河道巡检无人机。传统巡检一次需用时150分钟,而无人机仅用40分钟就可完成全程17.3公里的河道巡查,此外,无人机还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巡检环境,今年年初,这里的无人机已实现自动起降和全天候巡检。
除了无人机巡检,十堰还建立了数字孪生工程“智慧大脑”,不仅能做到水质监测、预警、调控决策,还能构建汉江数字“双胞胎”水质模型,让工作人员“身临其境”地掌握流域水位现状、流域水库情况、水情异常和未来趋势。
2024年,十堰专门租用了一颗卫星,与中科院空天院合作,建成了一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将全市包括2489条河流的地域面积,划分成1066个网格,每天扫描一次,成像精度可达0.5米。
近年来,十堰先后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站76个、安装高清摄像头755个、云广播81套,库周岸线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十堰以数字赋能,织就“水、地、空、天”立体监测网,推动水质保护由“人防”向“智防”跃升,实现全域水情可感可知可溯,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净岸护水 “五河”治理成全国样板
初春时节,在十堰市泗河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碧水粼粼、繁花争艳、白鹭翩跹,两岸植被繁茂,不少市民在这里休憩游玩。曾几何时,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龙须沟”。十年间,泗河从曾经的藏污纳垢、蚊蝇乱飞,到如今干净清澈,奔流北上。多年来,十堰围绕着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五条入库河流治理做文章,成为全国黑臭河流治理样板。
如今的十堰,全市1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优良率为100%。汉江干流及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城区神定河、泗河水质稳定在Ⅲ类,犟河水质提升到Ⅱ类,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现在的“五河”水草丰茂,鱼戏浅底,百鸟翔集,正成为市民休憩游玩的“后花园”。
库区“守井人” 丹心护碧水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汉江美景的诗句。在十堰市丹江口市丹赵路库区林场,呈现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景象,这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努力。在十堰市郧阳区,中学教师凌祖宏早在2012年就发起成立了郧阳小草义工协会,巡河清岸,是协会日常开展的主要志愿服务活动之一,就连春节期间,他们也会每天轮流到汉江河畔开展巡河护水志愿服务活动。
在十堰,像凌祖宏这样的注册志愿者超85万人,除了郧阳小草义工协会,还活跃着“小水滴”“湾清清”“汉江清漂”等2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此外,十堰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生态环境警察支队,与北京成立志愿服务联盟、环保志愿者联盟,还在全省率先推出河湖长制,在民间护水力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加入到保水护水活动中来,在十堰,“人人都是‘守井人’”的理念,已经成为刻在血脉里的自觉和担当。
一库源头好水 一路流金淌银
近年来,十堰不断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通过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北京一轻食品集团落子丹江口,从此,“国民饮料”北冰洋有了丹江味儿。2023年11月,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全面投产,该项目占地133亩,总投资10亿元,除了生产果汁汽水,还生产HPP(超高压杀菌)桔汁、茶饮料、高端饮用水等产品,平均每秒钟就有10瓶饮料下线,7条生产线可以实现一年30万吨产能,每年可以消纳本地柑桔约10万吨,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岗位近千人,为库区桔农人均增收近千元。
继一轻投产之后,燕京啤酒丹江口产业园也已开工建设,娃哈哈、加多宝、东鹏特饮等水企即将开工建设,18家规模以上的水企及其配套企业落户投产。全国头部水企纷至沓来,看中的正是当地的好水质。
承载着339亿立方米优质水资源的丹江口,不断推动做优做强“水文章”,将一库净水打造为本土品牌“武当山水”,仅今年春节期间,该公司就接到订单量100万包。
库区周边还大力发展有机茶园、油橄榄、蜜桔等产业,丹江口翘嘴鲌、武当道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以水为媒,十堰饮料产业集群迅速形成,水生态价值进一步向经济价值转变。
一泓清水,映照初心;千里水脉,润泽万方。2025年,十堰将锚定目标,全力以赴保水质强生态,对标“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要要求,持续完善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体制机制,加快建成国家战略水源地,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