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媒体走进十堰专访中药材产业发展

时间:2025-04-01 16:19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张莹莹)近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荆楚网联合走进十堰采访省药监系统全面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本地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情况。采访组先后深入郧西县安家乡苍术种植基地、三官洞林区连翘种植基地、鄂西北生态中药材加工厂、郧西九州通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竹溪县丰溪镇黄连种植基地、湖北神农爱民中药材加工厂、湖北盘龙国瑞医药有限公司等地,深入了解中药材产业链发展成果以及亮点成效。省药监局十堰分局、郧西县、竹溪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同志参与调研。

图片1

一、修订道地药材标准,苍术产业焕发新生

近年来,省药监局和省药检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服务地方中药材产业发展。苍术是十堰本地道地品种,在郧西县、郧阳区、房县等地有大量种植,其挥发油含量高、使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明显,但近些年因药典标准变化导致国内销售受阻,大量出口国外。针对这一问题,省药监局十堰分局协调省药检院多次来堰调研帮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采集30多个苍术样品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中医临床用药实践和现代分析技术,科学修订了茅苍术质量标准,为本地苍术种植把脉定向。这不仅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产业发展瓶颈,厘清了种植户的认识,也为十堰苍术“正本清源”、重返国内主流药材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采访中,当地苍术种植户兴奋地说,“新标准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以前我们的优质苍术只能低价出口,现在终于可以在国内市场卖出应有的价格了,为道地药材争得了一席之地!”

二、“一对一”帮扶,指导推进GAP基地建设

省药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联合多部门出台实施意见,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支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采访组在三官洞林区考察发现,该镇连翘种植基地已建立“科研院校专家+企业+农户”协同创新机制,成功培育优质连翘品种并申报省级种植标准。基地建立了中药材追溯体系,通过电子追溯码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为GAP基地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竹溪丰溪镇,该镇已建成先进的智能化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通过智能物联系统实现环境参数实时监测与自动调控,确保种苗繁育的标准化;打造的黄连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既充分发挥了秦巴山区地理优势,又通过全过程监控系统实现种植规范化,有力促进了中药材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湖北盘龙国瑞医药有限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率先向省药监局申报黄连GAP延伸检查。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黄连属于“十大楚药”之一,丰溪镇是竹溪黄连的主产区,通过推进GAP实施,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将为本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趁鲜加工,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省药监局积极推进中药材趁鲜加工工作,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不仅可以减少中药材经干燥、浸润、切制、再干燥的加工环节,更好的保障中药材质量,更便于中药材的市场流通,也增加了中药材附加值。在神农爱民中药材加工厂,企业负责人表示省药监局已出台两批趁鲜加工目录,本地大宗品种如黄连、青风藤等已纳入目录,青风藤趁鲜切制后市场价格至少翻一番。近期,省药监局公开征集第三批趁鲜加工品种,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本地企业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申报,充分发挥趁鲜加工在保质量、降本增效方面的优势,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资源集群,促进本地中药材产业强链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一路上,一场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升级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采访组深入一线调研,亲眼见证了当地中药材产业升级的华丽蜕变——不仅实现了药材品质的跨越式提升,更带动了数千户药农增收致富。下一步,十堰分局将积极贯彻落实省局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政策指导、标准引领、技术帮扶等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药监力量。

编辑:姜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