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方金柱)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人群患病率高,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预防、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今天推出《医防融合话健康》第十期:早防早筛不惧帕,守护不颤抖的人生。由十堰市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付良友讲解帕金森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手脚颤抖可能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类症状。
“运动功能异常的表现有:抖、僵、慢。”付良友说,抖,就是静止性震颤,手或脚在放松时出现不由自主的抖动,活动时减轻。僵,就是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时关节阻力增加,不灵活,面部肌肉运动减少,表情呆板。慢,就是运动迟缓,日常活动变慢,字越写越小,走路抬脚不利索,步态拖曳,站立不稳,易跌倒。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帕金森病与多方原因有关
帕金森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主要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导致的,与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衰老是帕金森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发病人数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65岁以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遗传因素,以及长期接触杀虫剂、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付良友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人类衰老过程中的生理信号之一,目前还不能治愈,只能是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治疗、心理疏导以及照顾护理。药物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是补充手段。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无法治愈。
帕金森病可以预防
帕金森病的防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大脑“减龄”,让生命不颤抖。付良友表示,一是规律运动,可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强脑功能。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至5次,每次30分钟;太极拳、八段锦等平衡训练,降低跌倒风险;书法、乐器等精细动作练习,锻炼手脑协调。二是在饮食方面,多喝绿茶,茶多酚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多晒太阳或食用深海鱼、蛋黄,补充维生素D;要多吃膳食纤维,改善肠道健康;少油腻、少饮酒、少接触农药。三是做好睡眠与情绪管理,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缓解和减少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
预防帕金森,记住24字口诀:勤动脑、多锻炼,吃均衡、睡够觉,避毒素、控慢病,早筛查、少烦恼!帕金森病的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局部性的症状。“如果出现手部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步态不稳等,应早期筛查,积极干预,延缓病情进展。”付良友提醒。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