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脑卒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一部分患者病情危重,会在疾病早期行暂时性气管切开术。那么,什么是暂时性气管切开术?4月17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肺康复中心医师刘兴华,为大家答疑解惑。
刘兴华医师指出,暂时性气管切开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生命支持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建立颈部气管的直接通气路径,有效解决了意识障碍及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需求,并显著提升了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效率。然而,尽管该操作具有重要的救治价值,但也可能伴随感染风险升高、气管结构损伤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配合精细化的护理方案。
刘兴华医师还强调,标准化的气管切开术后管理体系,对于提升患者脱机成功率及远期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术后管理规范应涵盖五大核心环节:严格监测气管套管固定状态以防止移位;运用雾化加湿联合定时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实施口腔护理以降低感染概率;对切口区域进行每日三次的消毒观察;以及定时调整体位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在康复治疗领域,十堰市太和医院创新推出了呼吸肌强化、吞咽功能重塑、肢体运动康复及靶向营养支持的四维康复体系。由心肺康复中心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定制全周期的康复计划。同时,该院还建立了科学的拔管评估标准和决策流程,包括通过72小时渐进式封管测试,确认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稳定、排痰能力达标,并满足气道通畅度良好、吞咽反射正常、肺部感染控制完全三项指标。对于存在持续性气道梗阻、排痰功能障碍、重症肺炎或意识未恢复等情况的患者,则需延长观察期。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