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汤海涛)春耕时节,十堰市房县青峰镇的黄精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整地、排苗、覆土。当地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创新联农模式,推动黄精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房县地处秦巴山区,气候温和,土质肥沃,一直是我市种植中草药的传统基地。该村种植的中药材黄精药食两用,既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炖汤的辅料,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房县青峰镇龙王坪村党支部书记明金梅介绍,种植黄精时,首选个头匀实、没有病虫害且芽孢比较好的种子。为此,该村特制了混合有机肥,严格控制株距。
记者在地里看到,黄精种植中间还有空地。明金梅介绍,这块地专门留出来种植玉米,黄精喜阴,种两行玉米可以给黄精遮阳。四年成熟后,每亩黄精产量在7000斤左右,按照售价每斤5元来算,产值可达35000元,加上玉米的收入,就是双丰收。
“粮药套种”既为黄精幼苗遮阳保湿,又通过玉米种植保障农户短期收益,实现亩均综合收益提升35%。龙王坪村村集体还成立了房县金梅银杏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
目前,青峰镇已累计流转土地172亩,增设务工岗位70余个,带动户均增收5200元。未来,还将以龙王坪、清河两村为试点,三年内计划建成5000亩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从“零散试种”到“连片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