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记者走访十堰城区多家医院了解到,随着气温攀升,被动物咬伤、抓伤的患者近期逐渐增多,狂犬病疫苗接种进入“上升期”。
狂犬疫苗接种进入“上升期”
6-8月是高峰
4月16日上午,记者从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获悉,随着气温攀升,被小动物抓伤、咬伤的患者有所增多。
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虎年介绍,自3月份以来,该院急诊科已接诊了33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患者。尤其是最近两周,这类患者有所增多。
这其中有何缘由呢?李虎年介绍,一方面是天气逐渐变热,小动物也会发生情绪上的变化。尤其是没有做绝育的猫狗,在春天躁动的情况更明显。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穿衣减少,人体暴露的皮肤面积越来越多,因此被抓伤或咬伤的概率也明显增加。
记者从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2024年,我市共接种狂犬病疫苗94075剂次。其中,去年4月份,狂犬病疫苗接种量开始上升,于6-8月达到高峰。
专家提醒:
招猫逗狗要小心
抓伤咬伤莫大意
李虎年介绍,小动物的爪子和口腔存在各类病菌,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情况,还可能带来狂犬病及破伤风感染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狂犬病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一般2至3个月,病死率100%。一旦侵入神经系统,不管是疫苗,还是免疫球蛋白都无能为力。因此,有效的预防手段和及时、规范的处置非常重要。
被动物抓、咬伤后的伤口按照暴露风险分为三个等级,处置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级暴露指皮肤完全没有破损,只是接触了宠物的唾液,这种情况可自行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冲洗时间至少要在15分钟以上;
二级暴露是指皮肤有破损,但是没有明显的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置,还要打狂犬病疫苗;
三级暴露是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液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与蝙蝠共处一室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一方面进行伤口规范处置,另一方面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并且要预防破伤风。
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负责人付磊介绍,目前批准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有4针法和5针法,两种接种方案均安全有效。目前,全市综合性医院和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被动物抓、咬伤后,要及时到就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化的预防处置。
付磊提醒,炎热天气不要主动招惹陌生的宠物,防止被伤害。就算是自家的宠物猫或宠物狗,也不要在宠物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时去打扰。带宠物外出时要牵绳,要定期带宠物到有资质的动物医院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