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融合话健康 | 科学接种疫苗 共筑免疫防线

时间:2025-04-21 13:1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方金柱)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关于疫苗接种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推出《医防融合话健康》第十一期:科学接种疫苗,共筑免疫防线。由十堰市西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护士长徐小莉讲解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34ef7ffe2ad2f510650947104b2b4ffe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的原理就是让有免疫功能的蛋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当下一次感染了病毒,机体就能有效地抵御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徐小莉说,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徐小莉表示,接种疫苗的好处,不仅体现在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在人群中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建立免疫屏障,使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也可以得到保护,从而阻止相应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徐小莉说,由于人群个体差异,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年份流行优势株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疫苗不能为人群提供长久的免疫保护。以流感疫苗为例,鉴于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流感疫苗成分会根据每年流行的毒株进行调整,所以建议大家每年都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不同疫苗接种剂次不同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抗体水平在人体内变化、疾病感染风险、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确定开始接种的年龄和接种间隔。为保证预防疾病的抗体水平和持久性,部分疫苗需要接种多剂次。

徐小莉说,根据各类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而像百白破联合疫苗等,则需要完成4剂接种。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体内通过前期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市西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多种疫苗选择,包括有一类免费疫苗、二类自费疫苗等,可以开展儿童预防接种、成人预防接种、老年人预防接种等护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接种疫苗后有哪些反应?

徐小莉表示,对于人体而言,疫苗属于外来物。由于个体的差异,部分人打完疫苗以后会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发热、胸闷、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极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多在接种后15-30分钟内发生)。虽然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发生需及时抢救。接种现场有医务人员及急救药品,能第一时间给予抢救,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接种疫苗后,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刻告诉医护人员,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徐小莉说。

在大多数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会引起发热、注射局部轻微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属于正常反应。这是因为疫苗中的抗原刺激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从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免疫应答,表明疫苗正在发挥作用,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2-3天内可自行缓解。对于反应较强的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进行物理降温或在接种24小时后对局部进行热敷等。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反应症状很严重(持续高烧、呼吸困难、胸痛、心悸、严重头痛等),属于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有些情况不适宜接种疫苗。一是急性疾病,比如说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应暂缓接种疫苗。二是既往接种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或对疫苗成分(如特定蛋白质、佐剂等)有严重过敏史者,应避免接种。三是免疫功能不全者,比如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等。四是有神经系统疾患,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其次,接种后要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接种当天避免针孔沾水,不要洗澡,以降低感染风险‌。接种后一周内,要避免饮酒,避免辛辣食物及易过敏食物,多喝水促进代谢,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儿童接种后还需要注意:不给孩子添加新的辅食;宝妈在宝宝口服减毒活疫苗后的半小时内不要哺乳;如果孩子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