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张珺 吴宇昊)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十堰市图书馆发布2024年图书馆阅读报告。市民借阅图书情况如何?哪类图书最受喜爱?记者进行了探访。
报告显示,2024年度,十堰市图书馆全年书刊借阅78.2万册次,服务读者71.6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2.3%、1.6%,平均每天入馆1956人次。借阅达人方面,较往年借阅册次前十读者借阅量均有提升,其中借阅量排名前七的读者均超过300册。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张珺介绍,入馆人次最高的月份是7、8月份,平均每天入馆超过2500人次。暑期和小长假期间,读者借阅量显著增加,这一现象与十堰市图书馆在假期期间精心策划的阅读推广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市图书馆还会根据读者需求、专家荐读定期上架新书。
在过去的一年,文学、历史、地理(旅游)、宗教哲学、艺术、医学类图书受到了各年龄层读者的普遍欢迎。尤其是文学类图书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张珺介绍,在2024年成人借阅榜单中,《平凡的世界》《活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经典之作热度不减、霸榜多年,具有深刻的文学内涵和人文价值,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而新兴作品也在崭露头角,如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将历史与神话解构为现代寓言,对人性、权力、体制进行深刻洞察,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让读者在荒诞中看到真实,找到共鸣与希望,激发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
少儿读者以5至11岁为主,其次是3至5岁和12至16岁群体。随着阅读需求日益增长,各个年龄层的阅读喜好也各有不同。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笑猫日记》《米小圈上学记》《大侦探福尔摩斯》《故宫里的大怪兽》《怪物大师》及中外名著、民间故事位于少儿榜单前列,这些书籍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语言类拼音读物则深受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同时艺术类的“大中华寻宝系列”、《灰尘的旅行》《十万个为什么》《恐龙大冒险》《马小跳爱科学》等科普读物,激发少儿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2024年,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加入阅读群体。
同时,市图书馆通过持续打造阅读推广品牌、组织开展系列阅读活动、新建图书馆总分馆馆点、叠加式宣传推广等方式,深度拓展各项服务功能,为宣传推广全民阅读、助推“书香十堰”建设贡献力量。
市图书馆工会主席祝东红介绍,他们开展了“十图少年课堂”、“小雅姐姐讲绘本”等经典活动,还有创新活动品牌“十图视界”、“我是十堰讲书人”、“十图特藏——寻根话家谱”等,全年共开展品牌活动188场次,以名家讲座、文化寻根、互动讲书等高品质内容,输送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满足读者深度阅读需求,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用书香浸润孩子童年
80后家长两年借阅700余册书
在市图书馆发布的2024年阅读报告中,一位家长凭借其借阅量荣登“榜首”,而且,这已经不是这个家庭第一次入围“借阅达人”的榜单了。两年来,700多本图书充实了亲子时光,他们说,阅读是最好的陪伴。
4月19日上午9点,李晓宁像往常一样,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市图书馆少儿借阅部,还掉本周读完的书。
李晓宁告诉记者,他和爱人的借阅证上,基本上都是为孩子借阅的记录。两年来,他们每周都会带孩子来借书看书,不知不觉间,已经陪着孩子读了七百多本绘本。
李晓宁说,最初的想法是尽量延缓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如果孩子不能通过电视或手机打发时间,就只能从绘本中找到乐趣。绘本图文并茂,以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故事传递浅显道理,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陌生事物,激发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
一开始,李晓宁是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挑选书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4岁的女儿如今已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对于阅读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每天专门留出时间陪伴孩子读书,成了李晓宁家的固定动作,从起初的陪读,到现在孩子能自己指着绘本讲书,渐渐地,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李晓宁认为,孩子的想象力会在阅读时得到增强,逻辑思维也会在阅读时得到锻炼,亲子阅读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孩子也能够在亲子阅读中完成情感的连接和思维的塑造。
由于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所以上幼儿园的女儿每天的空闲时间基本花在了看书上,每天早上睡醒后、下课回家后、晚上睡觉前,都是他们的阅读时间。用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李晓宁说,大人放下手机,小朋友关掉电视,每天固定时段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坚持耐心陪伴,尊重阅读节奏。用绘本为孩子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同时也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他们也会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让孩子终身受益。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