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春雨)4月27日,湖北省散文学会2025年会在汉江师范学院召开。会议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振兴与乡村书写、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创作分享、采风实践等形式,探讨散文创作的当代价值,并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滋养作用。会议由湖北省散文学会主办,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承办,郧西县人民政府、十堰市城市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办。汉江师范学院学院文学院院长郝文华教授主持会议。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十堰市作协、郧阳区委宣传部、郧西县文旅局、丹江口市作协、十堰晚报等高校和单位的散文作家、学者及汉江师范学院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会。
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斌在欢迎辞中指出,汉江师院文脉悠长、具有重视文学育人与文化传承的良好传统。他特别提到,作为拥有120余年悠久历史的“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院校,将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继续作出汉师贡献。
十堰市作协副主席段吉雄表示十堰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历史积淀,为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涌现出《大江北去》撰写者梅洁、冰心散文奖获得者李兴艳等有代表性的作家。
湖北省散文学会会长董中锋提出,散文关乎人的生活,可以直指人的心灵,也可以关注民生。要充分运用散文的特性,书写乡村,书写时代,书写人类,写出有意蕴、有味道的作品。
会议围绕乡愁文化与乡村书写的传承和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与乡村书写、新时代乡愁散文或乡村书写创作体会展开研讨。
会后,与会者赴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现场、郧西涧池乡下营村、刘家湾村等文化地标开展实地采风。郝文华教授总结到,这些活动旨在让作家们、学者们感受十堰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感,为创作注入鲜活素材,同时在数字浪潮激荡的新时代,凸显人文精神,探索文学育人新路径。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