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莫溪琳 郭曼雅)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以文旅融合为引擎,聚焦旅游产业全链条发展,以人才培育、市场规范、产业招商、营销策划等措施,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才引智强基础,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武当山特区根据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发展融合”培育模式,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聚焦民宿管家技能培训,率先垂范开展全省首次“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打造“武当美宿”品牌,推动民宿产业向高端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聚焦导游职业素养提升,组织辖区31家旅行社307名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素养提升培训。启动双语导游选拔培养工作,筛选15名具备良好语言基础与职业潜力的人员,定期组织开展英语及小语种专项培训,助力武当山旅游走向国际市场。
规范市场优环境,构建监管服务新体系。武当山特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多部门协同打出监管服务“组合拳”。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制定旅游市场经营准则,细化定价区间和服务规范,开展各类专项整治50余次,整改问题4个,保障“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稳定。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组织商家签订诚信经营公约,对违规行为实施行业内通报惩戒,营造诚信市场氛围。领导班子践行“一线工作法”,带领区直部门负责人包联企业,开展“企企走到”行动,上门会商解决用地、审批等难题15次,企业满意度达100%。
精准招商补链条,培育业态融合新优势。党员干部争当招商“排头兵”,推动文旅业态提质扩容。组织招商专班采取“考察+推介”模式精准招商,分产业制定考察方案。今年以来外出考察4批次,参加专题招商活动9场,成功对接文旅商街投运商、古镇改造头部企业,为业态升级注入新活力。实行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机制,全程跟踪协调,确保项目高效落地。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8个,完成特区年度任务目标的67%;入省系统库项目4个,完成市级考核指标80%;开工项目3个,完成市级考核指标60%,提前实现招商引资“双过半”。
创新营销拓市场,打造文旅IP新亮点。充分发挥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驱动作用和组织推动作用,切实将干部创新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策划自媒体激励政策,吸引200名抖音达人参与“Dou游神韵武当”活动,相关短视频总浏览量达11亿 +,拉动老话题新增流量2亿 +。组建推介专班先后赴北京、广州、上海等国内6大城市开展渠道对接推广,特区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参加越南、泰国等国际旅游展,显著提升国内国际美誉度。围绕夜景、夜游、夜娱、夜赏、夜食、夜宿、夜演、夜购进行补链延链,推出“武当一梦”“太极之夜”“数字客厅”等多种业态,构建“上山赏景、下山夜游”全时旅游格局。
下一步,武当山特区将持续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树牢“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导向,激励干部在项目攻坚、业态创新中扛旗争先,以过硬能力作风激活发展引擎,全力推动武当山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张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