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 | “神武峡”诚邀天下客

时间:2025-07-11 09:14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这是一条汇聚“7+9”世界级资源的文旅发展主轴;

这是一幅兼具灵秀山水与厚重人文的国际化生态文化旅游画卷。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湖北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牢记殷殷嘱托,湖北正围绕“神武峡”“赤黄红”两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探索“立体”融合的文旅发展之路,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为“神武峡”文旅主轴核心节点,武当山近年来紧扣“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部署,植根十堰文旅发展大棋盘,破局出圈、焕然新生。

一线串珠“神武峡”

遥相呼应,知音湖北。

今年4月,在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湖北省以“知音湖北”主品牌为统领,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其中,“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战略价值,成为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什么是“神武峡”?

7处世界级地标、9个国家5A级景区,秘境神农架、神韵武当山、壮美三峡三大世界级 IP串联起全长400多公里的“绿色奇迹走廊”,以山河风光、人文风情、历史底蕴等不同视角解码荆楚大地的千面风华,这是“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的实力,同样也是不可复制的魅力。当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以如此朗朗上口的方式一线串珠,创思之巧,寓意之妙,植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经典IP已然深入人心。

作为湖北文旅两大主轴之一,“神武峡”既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2025年湖北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助力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举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商学院生态文旅系副教授肖靖指出,“神武峡”线路通过构建生态廊道经济共同体,实现了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这条线路既是当代中国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湖北从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文明传播强省的关键一步。

“它不仅仅是一条线路,而是一个战略级的产品体系和品牌工程,其意义远超于串联几个景点,是武当山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生态康养、国际度假转型的关键载体,是提升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价值与全球吸引力的重要抓手。”武当山文旅集团太和国旅总经理聂磊说,“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既可以释放武当山的独特价值,也能够打造差异化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品牌高度与可持续形象。

“武当山是整条线路的精神原点和文明价值转化担当。”肖靖认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为整条线路注入灵魂,将神农架的原生态、长江三峡的工程奇迹、恩施大峡谷的地貌奇观提升至“天人共生”的文明对话维度。而一系列实践证明,武当山正在超越传统景区功能,成为串联神农架与三峡工程的文化中枢,在旅游廊道中持续释放“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

拥有超50万粉丝的武当山本土自媒体博主“武当山居然”认为,“神武峡”文旅主轴是“王炸组合”,个个天赋异禀,身手不凡。“其中,武当山更像是一名全面发展的选手,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底蕴,更可以去挖掘探索讲述不一样的故事。”“武当山居然”说。

稀缺性造就吸引力,差异化满足体验感,精品度培育品牌性。

为强化国际影响力,湖北省文旅厅设立8600万元“引客入鄂”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神武峡”线路推广及入境包机业务。法国知名旅游服务商璞蔚集团代表表示,这条黄金线路整合了湖北80%核心文旅资源,预计将提升欧洲市场预订量30%。

今年2月,神农架、十堰、宜昌三地建立“联席会议+交通互联+产品共研”机制,搭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黄金旅游廊道,推出“湖北精华7日游”等系列文旅产品,已累计吸引超百万游客打卡。6月4日,“神武峡”国际旅游线路合作共建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四地文旅部门代表以及重点景区、旅行社、文旅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协同开发大计。6月中旬,150余名香港游客组成的首发旅行团率先开启“神武峡”深度体验之旅,预计下半年还将有近20个香港旅行团队陆续到访。

随着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在武当山举办,标志着湖北文旅国际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武”动龙头谋突破

湖北旅游,武当突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武当山旅游发展,2023年提出“湖北旅游武当突破”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我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以武当山为龙头带活全域旅游,持续推动武当突破。

在省委省政府战略指引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下,我市以武当山为龙头,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武当山文旅集团通过创新理念、丰富业态、数字赋能、拓展渠道等举措,推动文旅产业实现全方位突破——

突破之一在于理念。

立足独一无二的生态人文优势,聚焦资源、客源、服务核心要素,按照“山上增光添彩、山下腾笼换鸟”的思路,不断拓展客源市场、丰富旅游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服务层次,以“山上祈福问道,山下休闲度假”双核驱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突破之二在于业态。

新业态正成为武当山焕发生机的支撑点。武当一梦、太极之夜等项目升级和数字武当、酒店集群等项目推进,加速形成“全域联动、梯次承接”的市场新格局。其中,武当一梦沉浸式主题园区今年开业以来,9次亮相央视,4次登上抖音热点榜首,3次荣登微博热搜榜单,获《2025年 TRUE文旅超级评价榜》“文化演艺类模范文旅运营商”奖项。主秀作品《武当一梦》荣获被誉为全球设计领域奥斯卡的美国缪斯铂金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武当山夜游项目游客接待量和民宿酒店入住率显著增长,“白天看山、晚上看戏”的新型消费模式基本成型。

突破之三在于技术。

“问道武当”数字客厅、球幕影院上映的《太极武当》、“入境武当”VR大空间以数字化手段赋予游客全新玩法,戴上一幅 VR眼镜就能以“上帝视角”欣赏武当胜景。

以“武当山遇真宫龙虎殿高精多源实景三维模型数据”项目获得湖北省首张三维模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为标志,武当山已经成为探索自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数字体验先锋,也为“神武峡”国际文旅品牌装上“数字引擎”和“法律盾牌”。

值得关注的是,武当山正以智慧旅游赋能景区更新,“一票制”“双预约”购票制和启动索道排队叫号系统、增设全省首家景区外币兑换点、引进登山外骨骼助力器等举措,让景区更“智慧”、游客更省心省力。

突破之四在于渠道。

武当山文旅集团在北京、武汉、西安等地组建驻外分公司开拓市场,与北京亲子猫教育集团达成京堰研学项目合作,与武汉金控、峡州国旅、陕西秦旅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累计拓展合作旅行社300余家。

突破之五在于市场。

理念的焕新,业态的嬗变,技术的更迭,渠道的拓展,最终都将指向市场的兴盛。2024年,武当山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旅游人次、人均消费等指标均居全省5A级景区首位。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过去的1.79天延长至2.11天。

今年上半年,武当山累计接待游客7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2亿元,文旅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其中,“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武当元素6次登上央视荧屏,显现出不一般的吸引力。

围绕“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主轴,武当山策划包装推广武当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已签约香港包机团50个,武汉、西安专列100个。

展望未来,武当山将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推进市场突破;以创意策划为动力,推进品牌突破;以链态融合为路径,推进产业突破;以品质提升为目标,推进服务突破;以遗产活化为支撑,推进价值突破。打造一站式文化旅游服务综合体,重构“八百里武当”发展新格局,形成多点支撑、全域发展的旅游新态势。

千亿级产业正崛起

放眼十堰全域旅游,正呈现出蓬勃盎然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我市抢抓“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机遇,深入挖掘武当文化底蕴,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为核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一座山带动一座城,形成武当山文化旅游区、丹江口生态文化旅游区、城区汽车文化旅游区等多板块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A级景区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武当山旅游人次稳居全省5A级景区榜首。从雄伟壮观的武当仙山,到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从桨声灯影的武陵不夜城,到古色古香的房县西关印象……众多景区串珠成链,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今年“五一”假期,十堰文旅市场持续升温,累计接待游客589.97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其中 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9.58%。

乡村旅游发展同样亮点纷呈。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等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诗情画意的桃花源、山清水秀的五龙河、翱翔云端的云水方滩等特色景点,与火爆出圈的《武当一梦》演艺项目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了十堰文旅发展的多彩画卷。

当前,我市正加快编制《培育壮大文旅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着力打造千亿级生态文旅康养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思维破局,从“大产业”视角统筹规划,推动产业要素深度融入文旅康养各环节。全市上下正全力推进八大行动、十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奋力实现生态文旅康养产业突破性发展、整体性提升,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十堰日报 记者 吕伟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