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田晶晶 王逸雯 通讯员 宋建彬)7月15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这标志着今后在网购、办理业务等要用到实名信息的场景中,可以用“网络身份证”进行核验。什么是“网络身份证”?又该如何申领?7月22日,记者走进十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就市民近期关心的网络身份证申领、使用相关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大队长唐克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首先,他现场指导记者如何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并注册认证。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并下载;
2、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首页点击立即申请,并选择证件类型;
3、在手机NFC区域识读本人身份证核验身份信息后,进行本人人脸识别;
4、根据提示,设置手机号码和网络身份认证凭证口令。
市民申领成功后,就可以使用网络身份认证凭证了。此外,老年人可通过“亲情账号”由子女代办;未成年人同样可以申领,但需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进行协助。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注册和申请简易便捷,用时不到3分钟,市民只需准备一个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和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实现,非常方便快捷。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是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这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的一种机制,它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用于网络空间进行身份核验。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
也就是说,市民申领网络身份证后,不用再向各个平台填写身份信息,只需轻点认证图标、亮出网络身份证,个人身份信息就能在加密通道中安全、快速通行。
记者也现场体验了如何使用网络身份证。记者成功申领电子网络身份证后,再用手机登录其他APP时,发现已不需要再去上传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便可进行关联登录,全程不会读取身份信息。
民警唐克俊告诉记者,当下网络验证身份方法通常是通过拍照方式上传身份证信息,操作比较繁琐,同时拍照上传身份证信息,也让大家担心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网络身份证就是为了解决个人信息泄露、使用身份证过程中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及安全隐患,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后若需要证明个人身份时,只需提供网号或者网证,最后由公共服务平台来核验是否匹配即可,不需要调取个人信息。
据公安部网安局数据,有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日均减少暴露身份证号超2000万次。2023年开始,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就已在部分互联网平台以及多领域展开试点应用,包括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邮政寄递、交通出行等。上线运行以来,已对接400多款App。目前累计申领开通600万人,提供认证服务1200万次。未来,使用网号、网证的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如跨境数字身份互认、物联网设备绑定等,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