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文澜丨之江潮涌 文脉绵长

时间:2025-07-28 22:55 来源:央视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编者按:2025年是习近平在浙江推进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20年来,在“八项工程”战略引领下,浙江文化建设实现繁荣发展。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推出《潮涌文澜》系列报道,与您一起领略之江人文的隽永之美,观览中国之治的文化创新实践。

1753194775331574

天天学习 一江碧水,从新安江之源头,到富春江之中流,再到钱塘江之大潮,在天地间走笔一个“之”字,挥毫出万千气象。

2002年10月起,习近平来到之江大地工作。谈及浙江的文化基因,他这样诠释:“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

“宁波由‘奉帮裁缝’发展出服装产业,温州因‘其货纤靡,其人善贾’形成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特色产业群……”2006年10月30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习近平撰写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文中,习近平列举浙江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案例,盛赞浙江人“善于向经济活动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动漫产业是之江大地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2003年,浙江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彼时,浙江的动漫产业几乎为零。短短两年后,2005年2月,杭州市获得我国第一次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的举办权。

同年4月,习近平来到首批国家重点动漫企业之一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由于刚刚搬进新办公大楼,这家公司当时连空调还没来得及装。

习近平一下车,就来到该公司的动画制作办公室调研。他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仔细观看动画制作,并向动画设计师询问动漫制作情况。

当听到公司负责人介绍“中国动漫只有行业没有产业”、“中国动漫市场很大,但90%被国外卡通抢走”的困境时,习近平语重心长道:“动画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它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习书记很早就意识到了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该公司创始人吴建荣介绍道,“他曾多次强调举办动漫节的重要性,并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也是在2005年这一年,习近平亲自为浙江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文化产业促进工程赫然在列。

2025072210133436003

2024年5月29日,一位杭州市民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参观。

次年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习近平会见来宾,并对浙江动漫产业寄予厚望。此后,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浙江也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中心。

“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这是习近平对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转型的深刻洞察。

他郑重要求:“必须像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那样,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

也正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2004年,我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

“习书记曾两次到横店考察,指导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表示,这两次考察“有力地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如今,横店已栽好梧桐树,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等措施,吸引了超2000家影视企业来此安家落户。如今,横店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如今,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四条诗路”文化带、之江文化产业带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乡村旅游、绿色旅游催生爆款目的地……一个个浙江文化IP竞相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全域化的创新样本。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经济”的关注一以贯之。更多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潮流在中华大地孕育生长。

湖南,浏阳河蜿蜒流淌,被誉为“中国V谷”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就静卧其第八道弯处。

相传,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在“战长沙”期间曾于此地屯兵养马,“马栏山”由此得名。

如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从一个城中村,蝶变为创意迸发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文创产业园考察。当看到这里通过文化与科技的巧妙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时,总书记肯定二者的融合“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布置下这个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文化与经济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2025071515130143375

2025年5月13日,“‘纹’以载道——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从始于浙江的探索到全国多地实践,中华大地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给出有力的证明。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159亿元,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符号;“文博热”持续升温,“非遗+”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国潮产品消费吸引力持续攀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超19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之江潮涌,文脉绵长。恰似凤凰栖梧桐,千年文明基因融入文化产业血脉,碰撞出越来越绚丽的火花。

编辑:李晓静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