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浏览H5↑↑↑
2024年8月,一封来自北京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前行的道路。
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温暖而又坚定的旅程。
202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习近平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十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十堰全民护水,把守水护水故事讲到“国新办”。
2025年4月17日,丹江口市“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袁慧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分享了十堰市“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的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这封回信的收信人,都肩负着守护丹江口库区生态的使命。
丹江口市“小水滴”环保志愿者说:“守水护水是天大的事。”郧阳小草义工协会说:“当好守井人,护好一库水。”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志愿服务队表示:“巡山守林护水,用心用情管好源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守好一库碧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治水兴水之路,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自觉投身守水护水、节水爱水实践,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无论来自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为了守护丹江口水库的一库碧水,我们汇聚在一起,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志愿们感慨地说:“感恩守井人,思源到十堰。”十堰市民间河湖长志愿服务队表示:“用心护好每一条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绿小青”环保志愿服务队说:“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水、保水、护水。”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守水护水节水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每一滴努力的“小水滴”,都在为丹江口库区生态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今,这些“小水滴”已汇成大汪洋,让库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份守护将永远延续下去。
多年来,无数志愿者扎根丹江口库区,用持续的行动守护这片水域,如今库区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正是他们辛勤付出的生动见证。
每一位志愿者的点滴付出,最终汇聚成保护库区生态的强大力量。
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生态,让这片水域的每一滴清水,都承载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也为全球大型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样本”。
营造“全民守护”的氛围,让丹江口库区的生态保护从“志愿者行动”升级为“社会共识”。我自豪,我为丹江口库区环保代言!
截至目前,十堰全市有2300多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清漂、巡河等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5万余场次,参与志愿者100万余人次。
出 品:十堰广播电视台
总顾问:汤红兵
总策划:姚 峰
顾 问:朱 江
统 筹:狄永利
文案、创意、制作、AI:徐梦、耿晓曼、柯喜伟、刘振宇
编辑:李亚光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