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8月份已经过去一大半,暑假接近尾声了,孩子们就要重返校园,已经被孩子们“折磨”了一个半月的家长直呼“hold不住了,赶快开学吧”。其实,家长们所指的“折磨”,不只是和孩子“斗智斗勇”的精神层面,还有来自满足孩子各种情绪价值的经济层面。面对补课费、兴趣班以及孩子向往的“诗和远方”,家长该如何轻装上阵?
暑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时间
“真不敢算啊......”市民李女士一边翻看着手机微信的支付记录,一边感叹,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仅用在孩子身上的补课支出就达两万元。其实为孩子的补课支出从暑假前就开始了。李女士的孩子过了暑假就是毕业班学生了,为了让孩子再加把劲儿,能考上一个好学校,李女士针对孩子的薄弱科目,给其安排了“一对一”辅导,这一个假期下来,可不就得不少钱。“现在花这些钱,能让孩子考上个重点高中,也值了。”李女士说,她和老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看着这一个假期花了她小半年的工资,着实有些心疼,但是这钱该花还得花,“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嘛”。这钱花在补课上也是花到了“刀刃”上,不可惜。
兴趣班丰富了假期生活
把钱花在给孩子补课上是很多家长的首选,但是也有些对孩子学业要求比较“佛系”的家长,他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孩子多元化的培养上。
“我们家两个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小,所以很多兴趣班都是缴双份学费。”30多岁的周女士说,她本身就对艺术比较感兴趣,因此她对孩子的投资多用在艺术方面。她的两个孩子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全能型人才。周女士粗略地算了一下,她给两个孩子报的有钢琴班、舞蹈班、口才班、绘画书法班,还有篮球班,这些课的费用都不低,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6万元。其间,还穿插着几次去外地考级、比赛的费用,总共算下来也在2万元以上。
“诗和远方”是假期的固定节目
除了学习、兴趣,“诗和远方”也是消费主力,毕竟得劳逸结合嘛。李女士和周女士在这方面也都有支出。
假期刚开始,周女士就给两个孩子报名了“探索草原秘境”的夏令营,7天营期,两个孩子共花费了周女士1.2万元。“他们在草原上骑了马,打卡了乌兰哈达火山群......”周女士说,8月13日,她又带着两个宝贝开启了港澳游,去感受维多利亚港的海风以及“大三巴”的风情。“平时没时间,到了假期总是要和孩子一起放松一下。”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周女士说,她每个假期都要带孩子去往不同的地方,让孩子增长见识。
“我们这次准备来个特种兵式旅游。”李女士边说边整理行李箱。孩子课程辅导在8月初结束了。8月14日,李女士带着孩子登上了开往南京的高铁。去之前,李女士花了一个下午做攻略,定往返车票、住宿酒店,网购景区门票......“这还没出门了,几千块钱已经出去了。”李女士预估了一下,此次她一家4口4天3晚的南京游咋说也得近8000元。李女士笑着说:“出门在外,穷家富路,见啥都想买,冲动消费、补偿消费是随时会发生的,不花超就不错了。”
见世面不是用钱砸出来的
都说“花钱容易挣钱难”,特别是当前,钱是真的越来越难挣了。虽然大多数人有固定工作,工资月月按时到账,但也就这点儿死工资,不精打细算着花,也只能一直当“月光族”了。所以,两个月的假期下来,在娃身上花万儿八千的,不心疼是假的。
不过花钱背后是家长的纠结与期待。纠结的是费用太高有压力、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别人在卷我不卷跟不上节奏。期待的是孩子多点体验、多点收获、多点父母忙于工作缺少陪伴的弥补。
回头看看“80后”的这一代小时候,哪有什么花样繁多的辅导班夏令营?哪有什么假期出游是必备节目?那时候,男孩子都是睁开眼睛跑出家门,不到天黑饭点儿不回家,女孩子都是抱着布娃娃在玩“过家家”,嬉笑打闹间假期就愉快地过去了。
对比“80后”的童年时光,其实,带孩子见世面真的不是用钱砸出来的,孩子的培养也不是盲目地跟风报班攀比出来的。
一名经常发布育儿经验的网红博主表示,许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带孩子见世面就是带孩子旅游,各种景点打卡。走马观花其实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玩一玩,比如看到故宫,孩子可能只记得红砖高墙,感受不到曾经国家命运的风雨飘摇。大人见世面是有一定的认知和积淀的,见世面不一定是远方的名胜,更多的是身边的日常,柴米油盐对孩子来说也是见世面。生活就是最棒的教材,真正的见世面就是见天地、见众生,世面不在远方,就在孩子愿意探索的当下,去远方走马观花,不如看身边市井烟火。无需“高配”
这些地方也是假期好去处
“暑假的意义,不仅仅是花钱。哪些钱该花,哪些可省,需要掂量掂量。”面对暑期扎堆消费和家长感叹“甜蜜的负担”的情况,家庭教育指导师王莹表示,暑假是孩子们脱离集体学习、实现个性化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些家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也不在乎是否有意义,只知道用金钱盲目跟风为孩子堆出一个所谓的“高配暑假”,如果比别人家孩子差了一些,就认为是让孩子受了委屈,但忽略了所谓见世面是在忙碌与消费之外,用心陪伴孩子,经历他所感兴趣的事物,解答他嘴巴里冒出的奇思妙想,才算真正地让他感受和领略到了各色生活,才是真正地开阔了他的见识和视野。
对此,记者梳理了一些不需要家长陪伴远行的打卡地点,也同样能提升孩子素养的不同类型活动,让家长可以低成本带娃见世面。
图书馆:家门口的遛娃场所,把孩子“撒”进去,一日游的最佳选择。在书的世界里,当孩子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读书,他也会很自然地加入进去。家长要做的就是“随他去”,不要去管孩子看的哪方面的书,也不要给孩子安排什么阅读任务,就由着孩子的兴趣,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即使是漫画、卡通、绘本,都不要管,等他发现了喜欢的内容,也就能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博物馆:每逢暑假,大小博物馆都会结合暑期推出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暑期档活动。家长们可以趁着暑假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看精心准备的展览,去欣赏经典的文物或者美术作品,增长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审美趣味。
乡村户外:有些老家在农村的孩子,可以趁着暑假,回到家乡,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同时尽情享受风景优美的乡村户外时光,看山戏水、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搭帐篷、捉虫子、挖土、拔草、看蚂蚁搬家,甚至帮助长辈干些农活儿,体验一下真正的“农家乐”,感受乡村的静谧与美好。
工作场所:父母每天都需要去上班,可是有些孩子却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具体是在做什么。在允许的条件下,带孩子参观父母的工作环境,了解父母的日常工作,甚至可以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工作内容,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收获,让孩子既有新鲜感,也锻炼了自己,同时也能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运动场: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带来真实的快乐,这种快乐比虚拟世界的短暂刺激更持久。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轮滑、游泳、骑行、滑板等,让孩子在汗水和欢笑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重建对现实生活的热情。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蕊)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