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一只易拉罐的重生之“铝”, 行程只有5000米

时间:2025-08-28 18:13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祝兆林 王艳华

极目新闻记者 杨琛源

荆楚网记者 胡莹

从易拉罐到汽车缸盖,距离多远?老河口市的答案是:5000米。

8月27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北线记者团走进老河口市,直观感受一只易拉罐的重生之“铝”。

在该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博公司”)将从市场回收的易拉罐等废铝资源,通过冷态匀质净化、高温熔炼、液态纯净化及微细化处理等领先工艺,产出优质铝合金产品,日产铝锭、铝水700吨。

这些新鲜出炉的铝水,被灌装进一只银色“高压锅”,运输5000米,来到老河口市高新区的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朗弘”),在熔铸生产车间加工成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缸体缸盖、电子传感器、尾气后处理等设备。

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还没完!长源朗弘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又被回收,成为顺博公司的原材料——从资源变成产品,再变成再生资源,在这短短5000米之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

尽管顺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热浪滚滚,总经理方志斌却被团团围住。他介绍,顺博公司拥有47项专利,为长申合金、襄阳美利信、长源朗弘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就近配套,同时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仅在省内,与我们形成产业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已达50余家,四成的产品实现本地配套供应,实现原材料与废弃物的良性循环”。

今年1月至7月,顺博公司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9.1%。

在这个循环里,长源朗弘同样受益。“铝水近地化配套,不再需要熔炼环节,省时省成本。”技术质量部部长周龙涛介绍,该公司每天消耗30吨铝水,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节省成本2000余万元。

在老河口,类似的“产业搭子”还有很多。

骆驼集团楚凯冶金有限公司生产铅合金,直供同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湖北得一新能源科技公司,后者生产的铅端子拥有35项专利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性达到全国领先、世界前三,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就近配套、各取所需,这种合作模式让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反过来又形成产业吸附力,助推地方产业发展。”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认为,老河口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相互提供原材料的发展格局,为全面提升资源再制造效能和智能制造水平,夯实新质生产力产业支撑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6月,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连续第二年入围湖北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月至8月,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129.57亿元,同比增长18.56%,助推全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52亿元、同比增长8.8%。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将紧紧围绕支点建设,将绿色低碳深度融入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老河口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