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堰规划“守护百库千河”工程 确保清水北上
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高媛、实习生袁旻)9月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十堰如何持续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发布会上,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红民介绍,该市将超过1/3的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天—空—地”协同智慧监测体系,并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推进“守护百库千河”工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年来,十堰全力守护“国之重器”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类及以上标准,全市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保持100%。
减少面源污染、守好所有入库口,守牢入汉江最后一道防线,十堰市打出系统治理组合拳:累计治理水土流失7003平方公里,修复废弃矿山202座,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3.86%,构建起全域生态防线。
守护一库清水,智慧监测体系形成三重防线——“千里眼”卫星每3天全域扫描生态变化,“顺风耳”1200路智能探头织密地面监测网,“智慧脑”依托“1+1+N”智慧平台(1个中心、1张图、N个应用),集成200余项实时数据实现精准预警,全方位守护库区水质。
生态保护红利持续释放:去年12月,我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丹江口签约,4.86万吨碳汇卖了146万元;今年8月11日,十堰市7条小流域生态产品实现规模化交易,总交易金额近2500万元,同步获得银行意向授信1亿元。
“‘十四五’期间,十堰共实施700多个水网项目,增强调蓄输送能力。”高红民介绍,为应对丹江口水库低水位运行挑战,该市深化研究大宁河调水方案, 目前正加快实施汉江防洪治理、丹江口库区水生态修复、十堰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竹溪鄂坪调水等一批关键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网韧性。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