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白孟尧 通讯员 王阿敏)神韵武当的道茶香气与东风猛士的硬核机械感交相辉映,非遗传承人指尖的绿松石雕刻与VR设备里的金顶盛景同场呈现,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康养方式碰撞融合……
9月12日至14日,以 “深化文旅融合,畅享美好生活” 为主题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湖北十堰以“太极武当,上善十堰”为参展主题,携384平方米沉浸式体验空间亮相,串联“仙山、碧水、汽车城”三大城市名片,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与观众驻足,尽显鄂西北文旅融合新魅力。
在十堰展区“山水车城・传神韵”板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格外吸睛。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承人、武当武术非遗传承人钟云龙道长的形象展区前,不少观众驻足了解武当内家功夫的传承故事——13岁习武、19岁归宗武当,弟子遍布40余国,事迹让武当武术的文化魅力愈发鲜活。不远处,东风猛士静态展陈则展现“车城”硬核实力,自1984年七次在阅兵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让“国有大事,必有东风”的担当深入人心。
更令人惊喜的是展区特设的入境武当VR大空间体验区。观众头戴设备,一秒“穿越”至武当金顶:跟随虚拟导游拜访道长、抽签祈福,探秘五龙宫的静谧,解构太子坡“一柱十二梁”的建筑奇迹,沉浸式感受仙山祈福的震撼与宁静。“不用远行就能‘登’武当,这种体验太特别了!”来自武汉的观众李女士感慨道。工作人员介绍,VR技术让“足不出馆游武当”成为现实,也为传统景区宣传开辟了新路径。
“武当养生・求康福”板块里,传统养生智慧正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武当小茶馆内,氤氲茶香中透着武当山水灵气,观众静坐品茗,在一杯道茶里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道医问诊体验区,健康顾问结合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康养知识,为观众定制个性化健康方案,让“身心和谐”的养生之道触手可及。展区还陈列着十堰本地的黄精制品、有机食材等近百种“药食同源”产品,以及太极纹样书签、武当山水摆件等文创,每一件都承载着十堰文化基因。“买了盒黄精糕,还带了个太极造型的钥匙扣,把‘十堰记忆’带回家!”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说,这些产品既显生态优势,也让“文旅+康养”的融合成果看得见、带得走。
“诗酒茶玉・见风华”板块则是十堰风物的集中秀场。总价值两千万元的绿松石精品分三大区域展出:精品展区内,澄澈温润的绿松石佳作让人目不暇接;非遗展区里,匠人现场演示传统雕刻与掐丝珐琅镶嵌技艺,千年“玉脉”在指尖延续;DIY体验区最受年轻人欢迎,大家亲手制作绿松石配饰,将情感融入玉石,感受“石中天地、玉里春秋”的东方美学。物产展台前,十堰黄酒的醇香、丹江鱼的鲜美、竹溪山二黄的风采轮番吸引观众,味觉体验让城市记忆更加深刻。展区中央的“十堰风韵”舞台上,武当武术的刚柔并济、民俗歌舞的热情灵动轮番上演,各县市区文旅推介同步开展,动态展现仙山秀水的灵韵与车城儿女的活力。
“十堰展区就像一部‘可触摸的立体百科’,每一处都藏着‘太极武当’的哲学与‘上善若水’的包容。”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善宏表示,从武当仙山的自然灵秀到东风车城的工业实力,从绿松石的千年文脉到黄酒道茶的风物人情,十堰正以文旅融合为纽带,让传统与现代共生、文化与科技共振。
此次十堰参展,不仅是一次文旅资源的集中展示,更探索了“文化+科技+产业+商业”的融合新路径。VR技术让传统景区“活”起来,非遗文创让文化遗产“走”出去,康养产品让生态优势“转”起来……这些尝试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十堰样本”。更将推动十堰与全球文旅产业的交流合作,为“深化文旅融合,畅享美好生活”的博览会主题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尹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