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太和 | 精准治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时间:2025-09-17 19:0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过去,一纸“晚期乳腺癌”的诊断书,往往意味着绝望与无助。然而,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晚期乳腺癌治疗已迈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全新时代。这一治疗模式究竟有何特点?它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最大的突破在哪里?9月17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普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耕,为大家答疑解惑。

微信图片_20250917204951_148_39

42岁的张女士(化姓)被确诊为晚期Luminal B型乳腺癌,并伴有肝转移,初诊时情绪低落,对治疗充满恐惧。十堰市太和医院普外三科专家团队为张女士制定了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在进行全面基因测序时,发现张女士存在PIK3CA基因突变,随即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了针对该突变的靶向药物。治疗三个月后,张女士的肝转移灶明显缩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更让她重拾信心的是,治疗期间团队始终关注她的情绪变化,为其提供了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她重返工作岗位,实现了疾病治疗与生活质量的平衡。

王耕介绍,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二字。乳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大类分子亚型各异的复杂疾病集合。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一刀切”模式不同,精准治疗强调基于不同分子分型,提供针对性、定制化的治疗策略,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准诊断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基石。除传统的肿瘤分期与病理分型外,当前更注重获取乳腺癌的多种分子生物学信息,从中识别治疗靶点,为患者“量体裁衣”制定方案。“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且治疗过程中生物学行为可能发生改变,”王耕指出,“因此必须在治疗前全面检测、治疗中动态监测,及时调整策略,才能持续把握治疗主动权。”

而在王耕看来,比技术更重要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技术是冰冷的,但医疗必须是有温度的。”他强调,个体化精准治疗不仅是分子层面的精准打击,更是对患者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社会角色等全方位需求的响应。“我们不仅要治她的病,更要救她的心——让每一位患者有尊严、有质量、有希望地生活,这是我们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如今,十堰太和医院乳腺癌诊疗团队正依托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将精准医学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为鄂西北地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与生机。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