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市通过文化场景的创新与再造,成功将游客的脚步与心扉留在了十堰仙山秀水之间,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答卷。节日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双增长。
武当山成为这个假期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节日期间,武当山推出了非遗展演、太极之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全方位感受武当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游客张腾说,“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名不虚传,山中云雾缭绕,也感受到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
“上山赏景、下山夜游”。作为十堰文旅的金字招牌,武当山打造的“武当一梦”沉浸式体验园区也是节日里的一大亮点。园区内,《仙界迎宾》《太极威灵》等巡游演艺轮番上演;《一梦江湖》全域沉浸式剧本游中,古装NPC引导游客“集宝炼丹”;“修真文创”产品,如萌趣灵药玩偶等,也广受游客欢迎。
武当一梦品牌部总监赵中平介绍,园区内有诸多室内场馆,呈现丰富的杂技、戏剧、沉浸式等互动节目,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下。
除武当山外,全市各地特色活动同样精彩不断。在十堰城区举办的中秋诗月雅集活动,融合“诗、乐、宴、市”等多种形式,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中秋文化盛宴。
茅箭区吉祥社区居民莫艳婷说,社区居民难得聚在一起,带孩子来做手工、品诗词,活动即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丰富了见识,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国庆中秋假期,我市将沉睡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沉浸的鲜活场景,让千年文脉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在丹江口市水都花月夜文化街区,新编剧目《均州印象》正式开演,该剧以本地历史文脉为主线,生动呈现了均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房县西关印象景区推出《茶马古道奇妙游》《烽火土城门》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感受房县厚重的历史文化。
游客纷纷表示,景色古色古香,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节目也做得非常好看,是值得观赏旅游的好地方。
在郧阳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园区策划了一系列趣味活动,吸引游客探索恐龙历史;在郧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在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前,追忆峥嵘岁月;在竹山,原创音舞诗画剧《遇见竹山》精彩上演,引领观众步入一场深度的文化之旅。
竹山县文旅局副局长周舟介绍,《遇见竹山》从剧本打磨到舞台呈现,始终锚定“竹山千年文脉”核心,就是想让观众看得见历史、摸得到烟火,感受到竹山温度。
节日期间,竹溪县推出免费夜游巴士专线,线路覆盖东门老街、武陵不夜城、陌上花莳等核心夜游区域,让乘客一站式体验竹溪多元夜景。
游客明甜说,坐在车上就能看遍竹溪夜景,遇到喜欢的站点能随时下去逛、吃,感受到竹溪的暖心服务。
黄金周期间,我市以文化赋能旅游内涵,以服务提升旅游品质,全域协同、全要素发力,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假日经济成绩单,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场景驱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当前,一场从“过境打卡”到“深度栖居”的文旅变革正在十堰悄然铺展。节日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4.37%,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62%,文化传播与旅游消费实现双提升。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