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爱华 通讯员 靳书敏 柯丽)10月21日下午,茅箭区幼小衔接第八组“聚焦习惯养成,助力幼小衔接”主题研讨活动在茅箭区茅箭小学录播室举行。尽管窗外天色微阴,但活动现场却暖意融融,小组各成员校、园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课堂观摩与深度研讨,共同探寻科学衔接的有效路径。
直击课堂,拼音教学《zh ch sh r》中见习惯。活动在茅箭小学老师黄春燕执教的一年级拼音课中拉开帷幕。黄春燕以其亲切的教态和精巧的课堂设计,将习惯养成教育无痕地融入教学全程。课堂上,学生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发音、练习拼读,更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下,逐步巩固了“举手发言”、“认真倾听”、“端正书写”等课堂常规。这节生动的示范课,让观摩教师直观地看到了小学初始阶段在知识传授与习惯培养上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法。
思维碰撞,双向奔赴中凝共识。随后的评课议课与研讨沙龙将活动推向高潮,思想火花频频迸发。来自52小学、51小学及茅箭小学的一、二年级教师代表,从小学视角进行了观察与分享,结合《zh ch sh r》这节课及日常教学,精准点评了新生在适应期展现的优势与不足。他们从倾听习惯、任务意识、规则遵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期望,并分享了各校在帮助新生平稳过渡方面的特色做法。幼儿园教师们则从幼教视角进行了反思与思考,分享了观摩后的深刻感悟和启发。他们坦言,直观感受到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与小学“系统化课堂”的差异,并就如何在前阶段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坚持性等学习品质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总结展望,携手共绘新篇章。活动尾声,茅箭小学副校长王翠萍作了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活动的现实意义,强调幼小衔接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双向互动的系统工程,呼吁各校、园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本次研讨活动在深秋的微阴中温暖收官,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智慧的汇聚,更是一次理念的升华。它成功搭建了幼小之间深度沟通的桥梁,明确了“聚焦习惯养成”这一衔接关键点。相信在茅箭区幼小衔接第八组所有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构建起更加科学、自然的教育过渡生态,助力每一个孩子自信、快乐地奔向人生新旅程!
编辑: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