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如何“圈粉世界”?

时间:2025-10-23 18:35 来源:唱辽阔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武当山。晨雾漫过玉虚宫的飞檐。

66db3721a611453d73e9afa5996a77e0

朝阳中,身着素色太极服的武者抬手、转身,动作如行云流水,与身后的云海融为一体。

这一景象,如今不仅吸引着国内游客驻足,更有来自德国、泰国、新西兰的“洋弟子”跟着一招一式地模仿。他们中有人为探寻太极哲学而来,有人因沉迷武当武术停留数月,甚至有人将太极元素融入本土文化创作。

2f4a23b1f6c5c77902240c03ea1cea31

由这一幕,人们看到了湖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圈粉世界”的生动缩影。

湖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殷殷嘱托,以“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使命,讲述着优秀传统文化“破圈出海”的新故事。

一、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的核心锚点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绝非简单的景区堆砌或线路串联,其本质是让一地的文化魅力获得全球认同。没有立足本土优势、放眼全球的布局,“世界知名”便成了空中楼阁。而湖北给出的答案,早已镌刻在荆楚大地的文化基因里——遍布全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正是其“圈粉世界”的最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这份“举足轻重”,在湖北化作了可触摸、可体验的文化坐标:武当山的太极文化,是道家“天人合一”哲学的活态传承,每年吸引3万名“洋弟子”前来研学,太极武术标准化套路已走进全球150多个国家;黄鹤楼的诗韵文化,因《夜上黄鹤楼》沉浸式演出焕发新生;赤壁古战场的三国文化,借实景剧《赤壁·借东风》重现“火烧赤壁”的壮阔,让国际游客“穿越”回1800年前的战场。

bc2b88c8d1a34cd73677069795fdf331

为了让这份文化底气形成合力,湖北创新提出“神武峡”与“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神武峡”转动神农架的生态秘境、武当山的太极云海、三峡大坝的工程奇观,串联起北纬30度的自然与文化奇迹,展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赤黄红”撬动赤壁的三国烽烟、黄鹤楼的文脉风华、红安的革命星火,奏响的是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的精神交响。两条轴线,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梳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当国际游客沿着“神武峡”徒步,看到的不仅是山水,更是中国人“尊重自然”的生命哲学;当他们循着“赤黄红”探访,感受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

正如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所言:“湖北山水天成、文脉绵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份动力,让湖北直奔“圈粉世界”而不往。

二、从“照亮世界”到“走进内心”的跃升

圈粉世界,唯有摆脱单向的“文化输出”,方能实现双向的“文明对话”。真正的文化吸引力,不仅在于让世界游客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更在于让这份光芒走进他们的内心,实现从“赞叹”到“欣赏”、从“欣赏”到“品味”、从“品味”到“融入”的深度跃升。湖北的实践,恰是在荆楚大地上搭建起这样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

a5d5cb8bf0fc1f9ee86bd90c6fa698ba

在武当山,每年举办的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早已超越了“赛事”的范畴,成为全球太极爱好者的精神家园,让太极从“中国功夫”变成“世界运动”。来自法国的太极爱好者皮埃尔说:“我原本以为太极只是一种武术,直到在武当山看到晨雾中的演练,听到道长讲解‘以柔克刚’的哲学,才明白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皮埃尔已在巴黎开设太极工作室,每年带学员来武当山“寻根”——这正是文化从“欣赏”到“融入”的生动体现。

在湖北省博物馆,AI、AR技术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游客戴上AR眼镜,能看到越王勾践剑的铸造过程;通过数字编钟交互系统,可亲手“奏响”2400年前的《离骚》;文创产品“编钟书签”“太极吊坠”,让荆楚文化以“可带走”的形式走向世界。2025年,“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期间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不少美国媒体评价:“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非遗传承人陶文成踩着百年织布机,向国际游客讲述“这台机器曾为红军织布”的故事;“红色剧本杀”和VR重走红军路项目,让年轻人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大别山精神”。一位来自韩国的游客曾说:“通过剪窗花、听红色故事,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为理想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人类共通的。”2024年,红安县接待入境游客超50万人次,红色文旅产品成为国际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传统文化通过科技与年轻化表达实现破圈,这种历史场景化、文化体验化的“破圈”,本质上是打破文化壁垒,让文旅行为超越“景点打卡”,化为一场深度的文明交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包容、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对话。

三、文化创新战略的世界性载体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文化创新战略的本质体现。圈粉世界的意义在于,为这一战略提供了清晰的主线、创新的路径和基本的策略,让“支点建设”不仅有经济的“硬支撑”,更有文化的“软实力”。

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通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荆楚文化影响力,赋予支点建设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文旅支撑,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f91ff7ecc91ed7b467c54abefbec3723

从实践来看,圈粉世界的目标,让湖北文旅发展有了明确的“主线”。为了打造世界级文旅品牌,湖北将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景区作为重点,分时分序推进建设;为了提升国际通达性,湖北开通20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推行“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服务,在机场、景区配备双语导览;为了构建全球推广网络,启动“知音湖北·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这些举措,都围绕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看见”的主线展开,让支点建设的文化维度更加清晰。

同时,圈粉世界的方向,也倒逼湖北文旅开辟创新路径。湖北突破传统“观光游”模式,开发出顺应国际游客对“深度体验”需求的“文化研学”“生态度假”“工程探秘”等主题产品,如,神农架打造“森林瑜伽+星空露营”,让游客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武当山推出“太极养生周”,游客可跟随道长学习太极、体验道家养生;三峡大坝开设“工业旅游课堂”,讲解大坝建设的科技奇迹等,都直接上了大分。

今年以来,湖北旅游综合收入持续两位数增长,以圈粉世界的实践,深刻领悟到支点建设的“硬实力”与文化的“软实力”实则相辅相成,这无疑是文化创新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2025年国庆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总量达‌2036.34万人次‌,相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文旅产业的繁荣,如同一颗璀璨明星,照亮了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之路,同时提升了湖北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营造了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正将湖北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万亿级支柱产业,这无疑是支点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四、重塑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圈粉世界,需要跳出“本土视角”,以“世界眼光”“世界审美”重新审视湖北的文化优势。

0ce4bf212696265fa2273f7a9d115c37

从“本土符号”到“国际语言”,是打通“世界认知关”的核心。要“圈粉世界”,必须用全球游客能理解的语言讲述故事。湖北在服务层面,推行“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在机场、景区配备双语导览和外汇兑换点;在推广层面,组织文旅推广团赴泰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开展推介,通过武汉马拉松、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等国际赛事提升曝光度;在内容层面,将“荆楚文化”拆解为“太极哲学”“生态智慧”“英雄精神”等全球共通的主题,避免文化隔阂。湖北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的“知音湖北”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亿次,不少国际网友留言:“原来中国文化这么有趣!”

从“静态陈列”到“动态体验”,是破解“游客留不住”难题的关键。过去,不少景区停留在“看文物、听讲解”的层面,难以打动国际游客。而湖北的实践,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赤壁古战场,《赤壁·借东风》实景剧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三国历史;鄂州吴都乔街,汉服体验、非遗手作等消费场景日均服务数百人,开街半年吸引游客310万人次。这种场景化玩法,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今年以来,湖北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79天延长至2.11天,就是“动态体验”成效的最好验证。

从“单点发力”到“链态融合”,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单一景区的吸引力有限,必须形成拳头效应。“神武峡”与“赤黄红”双轴的构建,正是“链态融合”的体现:两条轴线不仅串联起景区,更形成了包含餐饮、住宿、文创、康养等内容的完整文旅生态链。在“破圈”的同时,湖北始终守住传统文化“原真性”的底线。在科技赋能过程中,湖北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武当山的太极展演保留传统招式,不搞“炫技式”改编;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不随意添加现代元素;红安的红色文旅产品拒绝“戏说”,确保历史的真实性。湖北用真诚的实践,守住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必须以“原真性”为前提的根。

五、人人赋能方能让“湖北形象”深入人心

有省委书记担当首席推荐官,有遍布文旅领域的志愿者,每一个湖北人,都是圈粉世界的赋能者。

848fbfe74807401e8807fe3c865c1ee7

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为湖北文旅注入强大信心。2025年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王忠林化身“湖北文旅首席推荐官”,以“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为喻,向海内外推介湖北文旅资源,向世界发出荆楚之约,展现了湖北发展文旅的坚定决心,更让全球看到了湖北对自身文化的十足自信。

志愿者的热情服务,是湖北文旅的温暖名片。2025年武当山太极大会期间,将有350多名专业志愿者为国际游客提供翻译、引导、咨询等服务;在黄鹤楼、三峡大坝等景区,志愿者用流利的外语为游客讲解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目前,湖北文旅系统注册志愿者超10万人,他们用行动完美诠释着“重信亲客”的理念。

普通民众的自觉行动,让湖北的文化魅力更加鲜活。武汉的出租车司机主动向国际游客推荐“过早”文化,宜昌的渔民向游客讲述长江生态保护的故事,红安的村民邀请游客参与“打糍粑”“织大布”等民俗活动……这一个个“不经意”的瞬间,恰恰是最动人的文化展示。

当“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生根发芽,每一个湖北人都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者”,湖北的“圈粉力”自然水到渠成,湖北成为全球游客心中“值得一来”的目的地便理当如此,本该如此,原来如此。

从武当山的太极晨雾到黄鹤楼的璀璨灯火,从赤壁古战场的千年烽烟到红安的红色星火,湖北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笔,蘸着世界眼光的浓墨,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圈粉世界的文旅篇章。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践行,更是对“文明互鉴”的生动诠释。望向前方,湖北在圈粉世界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远,走出一道独属于这片山河的迷人风景。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