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新闻发布到基层”:用“家常话”走进群众心坎

时间:2025-11-01 18:40 来源:汉水襄阳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老河口市胜利路社区的一场“逆向流动”发布会,正悄然改写基层治理的叙事逻辑。

当政策解读从行政会议室搬进社区广场,当领导用“大白话”替代文件语,这场“新闻发布到基层”的实践,不仅打破了传统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梗阻,更构建起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对话通道。

11

▲天朗气清襄阳城

革新模式

筑牢基层根基

“领导们说的都是‘大白话’,百姓听得懂;记者们问的都是‘心里话’,大家心里暖。这样的发布会我们愿意来,要多开!”在胜利路社区,“婴幼儿托育服务进社区”新闻发布会现场,居民梁娟听到自己告诉记者的疑问被当场提出、得到解答,心里格外高兴。

新闻发布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如何将政策解读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替代生硬的“文件语”,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精准抵达“最后一米”,是实现“新闻发布到基层”的核心问题。

一直以来,全市宣传系统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精心策划重要选题,把新闻发布厅搬到“家门口”,把“麦克风”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推动政策文本实现从抽象概念到具体实践的转化。

1月23日,2025年襄阳市“春风行动”新闻发布会邀请县(市、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保障企业用工、助力就业的具体举措,用“接地气”的语言,精准为各界市民答疑释惑;7月17日,老河口市“践行‘一线工作法’助力民营企业新发展”新闻发布会走进湖北呐博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精准传递惠企纾困政策,让企业全面了解解决用工、融资、物流等方面难题的务实举措;8月5日,襄州区“丽明泵站项目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走进张湾街道汉江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回应居民诉求……

革新模式,提升质效,做到“群众关心什么,就主动发布什么”。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新闻发布会37场,各县(市、区)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20场,营造了群众广泛了解、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筑牢基层根基。

提升能力

破解瓶颈问题

“发布人您好!我是襄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否对相关问题的潜在风险建立追溯和应对机制?”在全市“新闻发布到基层”现场推进会培训环节,各县(市、区)宣传部新闻股长依次登台,融入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完成了一次紧张的“实战演练”。

基层干部“不敢说、不会说”,是制约“新闻发布到基层”的重要瓶颈问题。邀请专家开展演练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模仿政府新闻发布,用“理论+模拟”的方式教授方法、积累经验,是本次推进会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全市宣传系统坚持学用结合,重点强化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发布工作实战实效的一个缩影。

提升层级,领导示范。近年来,市政府新闻办积极策划选题,聚焦民生实事、重大政策、重要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领导和45家市直职能部门一把手和县(市、区)长参加新闻发布会,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动作用。

训练结合,锻造队伍。各地各部门采取“专题辅导+实战演练”的方式,定期开展政策培训、话术演练,显著提升市、县两级新闻发布人员综合素养。

2025年,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以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提升新闻发布组织和策划能力,并提级参加襄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县级新闻发布质效和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

“这种‘实战+培训’的方式,让我们深受启发,为我们拓宽党群沟通渠道、应对舆情风险提供了科学方法。”老河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辉表示,会后将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选拔政治素质高、表达能力强、熟悉基层情况的干部充实发布队伍,更好地让权威声音直抵人心。

强化联动

增强传播效果

活动现场,记者发现,除了参会参训的各地各部门新闻工作负责人,来自中新社、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等中省媒体记者也齐聚现场。

党委政府通过新闻发布制度,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或解读政策举措,或回应社会关切,或释放重要信号,起到联系群众、凝聚共识的桥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新闻发布的重要作用,全市宣传系统积极强化联动配合,实行多渠道立体化传播,提升新闻发布的影响力水平。

借网聚势,拓宽渠道。近年来,我市采取“省、市、县媒体联动传播+拆条短视频”的形式对新闻发布会进行广泛传播,并实现重大主题常态化直播,不断提高新闻发布会回应群众关切时效、新闻传播质效。

多级协作,壮大声势。中宣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将新闻发布会开进工厂车间,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60多名记者现场展示高端科技产品和产业发展成果,深入挖掘重要新闻选题素材,在各级平台刊发报道近200篇,有效扩大了襄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试乘高铁·活力襄荆”活动中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向媒体记者介绍全市相关部门为襄荆高铁正式运营开展的工作准备,为媒体深入采访提供丰富素材和信息支撑,相关话题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

模式联动,形成闭环。打破“单向灌输”模式,采用“发布+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答疑、短视频拆条、图文海报等多元形式,提升发布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同时建立“事前调研、事中互动、事后反馈”的闭环机制,发布前深入基层摸排群众需求,发布中及时回应现场提问,发布后跟踪了解群众知晓度、满意度,根据反馈优化后续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好襄阳市‘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10场系列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新闻发布真正成为‘党心连民心’的桥梁、‘赋能治理’的抓手,为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更强合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现场发布会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当政策发布从“行政仪式”转变为“民生服务”,当干部能力从“被动应对”提升为“主动沟通”,当传播方式从“单向输出”进化为“立体互动”,党的执政根基便真正扎进了群众心田。

正如市委宣传部负责人所言,新闻发布已成为“党心连民心”的桥梁。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传播创新为抓手的治理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襄阳样本。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