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11月4日,吕洋小学名师工作室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圆明园的毁灭》同课异构教学送教活动。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教师常虹、东风 21 小学教师张李博,以扎实功底与创新设计,呈现两场精彩语文课堂,让经典课文在教学思路碰撞中焕新活力。

教师常虹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开篇便梳理单元核心目标,精准定位 “感受圆明园辉煌与毁灭之痛,树立文化保护意识” 的重难点。她借助 AI 技术,用动态课件直观呈现圆明园布局与建筑特色,将文字转化为视觉画面,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沉浸式走进课文情境。
课堂上常虹以“感受昔日辉煌”“体会被毁之痛”“亮出理性声音” 等依次展开。学生在小组合作、情景朗读、观点辩论中积极参与,既掌握课文内容,更深化对“辉煌与毁灭”的认知,体会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实现“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构建。

东风 21 小学教师张李博另辟蹊径,以流失海外的“金瓯永固杯” 为线索,注入文化底蕴与情感张力。课堂伊始,她展示文物图片与历史背景,创设“文物寻根”情景,让学生“跟随文物回到圆明园” 的代入感,自然开启课文探索。

教学中,张李博以“寻文物渊源 — 析毁灭真相 — 思文化传承” 的递进式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她补充圆明园复原影像、文物流失分析报告、文物追索案例等资料,助力学生整合信息、分析问题,既提升逻辑能力,更让学生在思辨中认识历史教训,树立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

课后,吕洋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参与教师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大家围绕“大单元教学落地”“AI 技术课堂应用”“情景创设与文本解读平衡”等话题进行交流。既肯定常虹对单元要素的精准把控、技术赋能的创新,也认可张李博以文物为线索的设计、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AI 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情感体验”“任务难度梯度优化”等细节提出建议。
参与的教师表示,此次活动如“及时雨”,既感受教师的智慧,也为教学实践打开新视野。未来,吕洋小学名师工作室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更多优质交流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台,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动力,让优质教育种子在更广土地扎根生长。(全媒体记者 谷文静 通讯员 唐姝婷)
编辑:柯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