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徐静 叶旭升 陈熠林)11月11日至14日,2025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服务业论坛在十堰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及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创新共识,在项目签约中促成合作落地,为十堰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大会,科技感满满,“十堰智造”的硬核实力扑面而来,一件件贴合本地产业特色的创新成果,成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生动注脚。

由竹溪仁合智航科技公司研发的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以4.5米的机翼长度、2.4米的机身尺寸,成为展会的“流量担当”。它打破了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壁垒,是十堰县域科技企业创新的缩影。
仁合智航科技(竹溪)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根发介绍,该公司研发的飞机无需跑道,运行里程较长,在国防和灾区救援等复杂环境中表现优异。
现场展示的80余项硬核技术,其中80%为“十堰造”。这些新产品、新技术,不仅是“中国商用车之都”的实力宣言,更是向世界递出“十堰智造”新名片。

参会嘉宾石守东介绍,展出的沙漠越野车、无人纯电拖拉机等产品,彰显了十堰科技的雄厚实力,也是中国科技持续创新的有力体现。
以展为媒促对接,以会兴业聚合力。大会的核心价值,更体现在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的成功落地。现场,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知识价值信用贷项目、5个科技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40.38亿元。这些项目都紧扣十堰产业发展痛点,实现了“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湖北凸凹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的合作,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技术难题,双方将携手展开攻关。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雍加望介绍,他们计划采用高强度钢冷冲压形式,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的高频隔震控制问题,实现轻量化、低成本的悬置产品落地应用,预计研究周期为两年。
湖北凸凹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子卫表示,该企业将借助院士团队的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根基,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

为实现“精准对接”最大化,大会创新采用“1+1+5”多元模式,通过一场科技成果交易会、一场开幕式及五场专题活动,搭建起“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方融通的桥梁。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十堰产业实际,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升级建言献策,为后续精准合作指明方向。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梅顺齐表示,十堰的产业基础非常好,拥有39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原材料加工工艺、新能源汽车电池、新材料及人工智能融合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技术经理人是连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的“耦合器”,此次大会还邀请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一线专家“传经送宝”,全方位提升技术经理人的专业素养。
湖北省云享之光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瀚汝说,在过去的校企对接工作中,常面临企业盼技术落地,高校愁成果转化的困境,本次培训课程聚焦需求挖掘、专利布局等核心实操技能,有效解决了该痛点,让本地的优势产业与高校的优质成果精准匹配、深度融合。

如今,十堰正创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前列,1至9月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激增81.4%,多项关键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此次大会的举办,必将为十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能级注入强劲动能。
十堰市科技局成果转化科副科长朱俊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聚焦建设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围绕产业需求建平台、围绕转化需求建生态、围绕服务需求建队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编辑:李晓静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