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京堰研学团 | 一泓清水润京华 千里研学续深情——千余名北京学子十堰研学活动综述

时间:2025-11-17 11:19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十堰融媒记者 何利)11月10日至1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千余名师生跨越千里,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水润京华,缘起十堰”研学之旅。

这场以水为媒的研学活动,既是京堰两地签署研学战略合作协议后落地的首个标杆项目,更是“教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从丹江口水库的粼粼碧波,到武当山巅的悠悠晨钟;从恐龙蛋化石封存的远古印记,到东风汽车跃动的智造脉搏——学子们在行走中汲取知识、在感悟中获得成长。

精心精细做好服务保障

一场千余人规模的跨省、市研学,背后是精细的前期筹备与全面的服务保障。从线路调研到出行组织,从课程设置到现场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京堰双方的协作智慧与责任担当。

9月,北京青年报新媒体有限公司与十堰文旅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为此次大规模研学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10月24日,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毛晓刚带队,率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董红军等多名教育界代表赴十堰实地调研,深入丹江口工程展览馆、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等关键点位,全面评估资源条件,为最终研学线路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研学活动,迅速成立由教育、文旅、南水北调协作中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整合景区、高校、企业等优质资源,在课程设计、导师配备、安全预案等方面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北京方面也全力配合,国铁北京局专门开行该局今年首趟高铁研学专列。北京西站开辟专用进站通道、安检口及学生候车区。出发当日清晨6时,工作人员全员到岗,引导千余名师生安全、有序进站。

11月10日清晨,研学专列从北京西站出发,一路向南。6个多小时后,专列于13时29分准时抵达汉十高铁丹江口站。早已有序等候的大巴车队,将师生们顺利送往丹江口市区。

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收获满满

研学活动创新性设置生态、文化、科考、智造四大核心课堂,学子们分组深入我市多个县(市、区)十余个研学点位,在沉浸式课堂体验中,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双重收获。

生态课堂上,“饮水思源”理念化作真切感悟。在丹江口大坝上,学子们惊叹于这项世纪工程的宏伟;丹江口工程展览馆内,学子们从一张张老照片、一组组数据中,体悟工程建设者的艰辛与坚守;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里,“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体系让学子们直观感受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背后的科技密码……

文化课堂中,传统魅力与匠心精神代代相承。武当山景区太子坡内,学子们惊叹于武当古建筑“一柱十二梁”的奇观;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大家现场习练武当武术,体悟非遗生命力;云盖寺绿松石国家矿山公园内,大家了解开采与生态修复历程,见证矿产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科考与智造课堂上,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持续迸发。在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学子们近距离观察沉睡千万年的恐龙蛋化石,探索古生物演化奥秘;在北京一轻(丹江口)产业园,大家观摩智能化生产线,见证北冰洋汽水背后京堰协作带来的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在东风汽车博物馆,学子们仔细观察车型演变,记录汽车制造技术变革,创新制造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研学途中,老师们设计的跨学科任务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我们针对研学点位设计专属任务,让学生们提前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们或绘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图,或记录武当武术动作要领,或分析汽车制造的力学原理,在学思践悟中,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系统能力,更培育了生态文明观念与家国情怀。”该校八年级(6)班地理教师姚云说。

着力打造京堰研学旅游新品牌

11月14日,研学团成员登上返程专列,此次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这场为期5天的研学之旅,不仅让千余名北京学子收获满满,更在京堰两地之间架起了一座更为坚固的协作桥梁,为两地在研学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得到全国多家权威媒体聚焦,央视、新华网、北京青年报、湖北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相关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广泛传播,让十堰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被更多人知晓,为两地研学品牌推广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的首个落地项目,本次活动验证了“常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研学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十堰拥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资源、武当山文化资源、恐龙蛋化石科考资源和东风汽车工业资源,这些独特优势与北京教育资源形成完美互补。北京青年报新媒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飞鹏表示,两地青少年在互动中加强了解,北京学子在研学中强化节水意识,十堰文化也通过学子们的视角得到更广泛传播。

此次研学活动为两地后续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模式。据悉,未来京堰两地将每年组织青少年研学交流,持续开发特色课程体系与定制化产品。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老师们已开始整理此次研学中的案例,计划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十堰的研学基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讲解内容与体验项目。

一泓清水润京华,千里研学续深情。未来,随着京堰研学品牌的持续打造,必将有更多青少年跨越千里,在十堰的水脉中感悟担当、文脉中汲取力量,让京堰情谊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深厚,让跨区域教育协作之花绚丽绽放。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