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聚焦十堰:老工业基地“双翼”驱动产业升级

时间:2025-11-27 15:24 来源:央广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央广网十堰11月27日消息(记者赵玲) 初冬时节,在鄂西北群山环抱中,一座老工业城市正悄然焕新。作为东风公司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卡车之都”之称的十堰市张湾区,近年来以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为双引擎,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低空经济拓展,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链主”企业牵引,绿色电池迈向全球

在远景动力十堰超级工厂的智能化车间内,机械臂灵活挥舞,电芯产线高速运转。这座规划年产能20GWh的工厂,自签约至首条产线投产仅用180天,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进规”的“十堰速度”。2024年,该基地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张湾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柱。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企业前瞻布局大容量储能电芯,已实现300+Ah、500+Ah储能电芯的规模化量产,700+Ah电芯也即将下线。得益于在AI领域的技术沉淀,远景已构建从电芯、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至伽利略云服务的全栈储能解决方案,构建储能系统的AI交易与AI构网能力,能够精准预测电网波动与电力交易价格。

fe1dd19ab2e41764154155843678414010

远景动力十堰超级工厂航拍图(央广网发 受访企业供图)

“我们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技术输出和人才培育的高地。”远景动力十堰基地总经理邵红旗介绍,十堰工厂已向美国、欧洲等海外基地输送数百名技术人才,其生产的储能电池远销欧美市场,助力公司2024年海外电芯出货量跻身全球前三。

“一个龙头企业,能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崛起。”十堰市经信局副局长高明忠表示,远景的落地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加速壮大,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从“传统商用车独大”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双轮驱动”转变。目前,张湾区汽车产业产值占比已降至约67%,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智能制造筑基,零碳转型提速增效

在远景动力的零碳管理体系内,每块电池都拥有一个“零碳绿码”,清晰记录着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2023年,该企业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储能电池”,成为行业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科技公司。

bd742c19423f1764154214729616318010

远景动力储能产线(央广网发 受访企业供图)

“我们从建厂之初就对标‘零碳标杆工厂’。”邵红旗介绍,工厂采用国际顶级车企的质量管控体系,以车规级标准打造储能专用电芯产线,持续提升产品一致性与生产效率的同时,工厂还通过能效提升、可再生电力开发、绿电交易等方式减少了运营层面的碳排放。

“十堰的工业底色正在变‘绿’。”高明忠表示,张湾区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始终将保水护水与绿色转型紧密结合。以东风商用车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加快低碳改造,其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600万千瓦时,工厂综合能耗与碳排放量均下降30%。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9.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3%以上。

低空经济崛起,产城联动深度融合

在张湾低空经济产业园内,十堰无人机创新馆与飞手培训基地吸引着众多参观者。园区内已引进北斗伏羲、深圳高度创新等8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无人机研发、制造、培训、应用全产业链。

“我们把深圳总部的专利技术和产线全部引入十堰,看中的是这里的工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深圳高度创新华中地区负责人姜吉汉表示,公司计划在十堰生产巡检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和载人飞行器,预计三年内年产值达2亿元。

ace44d377a9cd176415435336384260510

十堰市张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内企业展出的无人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园区还建设有低空融合飞行智联网指挥中心,如同“空中交管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航线规划、冲突预警与统一调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巡检、应急响应、森林防火等领域。

“工业新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我们不仅要做强工业,更要做优城市功能。”张湾区工业新区党工委委员鲍勤勇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张湾区已建成覆盖就业、教育、医疗、休闲的全配套体系,吸引人才扎根。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市消费升级,也有效带动了周边县域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城乡共同繁荣。

从储能电池的“零碳标杆”到无人机的“低空蓝海”,张湾区以科技创新为笔,描绘出一幅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生动图景。在湖北“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长廊的起点,这座“卡车之都”正以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为翼,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